时下做智能手表的厂商很多,但想从中找到一款漂亮又实用的产品并不容易。很多人把摩托罗拉Moto 360和LG G Watch R视为最漂亮的智能手表,无非是因为这两款产品率先采用了传统的圆形表盘设计。
时下做智能手表的厂商很多,但想从中找到一款漂亮又实用的产品并不容易。很多人把摩托罗拉Moto 360和LG G Watch R视为最漂亮的智能手表,无非是因为这两款产品率先采用了传统的圆形表盘设计。实际上,如果你觉得这两款产品价格略高,或者只是受不了它们只能坚持一天的续航,你还有另外一个选择——Withings Activite Pop,这是一款同样漂亮,但轻度智能化的手表,在国内的产品中也有这样的一款产品,这就是inWatch Pi,其设计更为简约略带极客范,且续航可以坚持3-6个月,也是inWatch推出的首款圆形表盘的智能手表。
在inWatch Pi之前,inWatch已经推出过了inWatch One C和inWatch Z两款这能手表,这两款智能手表均采用长方形表盘的设计,搭载彩色触控屏幕,看上去更像玩具表,售价还略显昂贵。而从inWatch Pi开始,inWatch显然打算用圆形这一最基本的形状来重新设计并制作智能手表,而且,inWatch Pi采用了非常简约的设计思路。
外观时尚,抬腕显示时间功能酷
inWatch Pi采用了316医用不锈钢金属表壳设计,当然你也知道“316医用不锈钢”只是作为修饰语存在的,实际上这就是金属材质的表壳而已,但比起塑料材质的表壳,还是漂亮、耐磨得多。官方出售的版本具有金色、银色、黑色三种颜色,我拿到的是黑色的一款,从表壳到表盘再到表带,整体搭配看上去似乎更显协调。
inWatch Pi的表带为头层牛皮材质,据说头层牛皮是二层牛皮售价的三倍,质感更好。表带具有黑色、浅棕色、浅灰色等多种颜色,可以自由更换,不过目前并没有开放这一服务,购买时只能默认选择配套的黑色表带。男款和女款的inWatch Pi在表带设计上有所不同,男款表带宽度为16mm,女款表带宽度为14mm,男款表带也要比女款表带在表盘两侧的部分各长出10mm。
再来看inWatch Pi的表盘,直径35mm,厚度7.7mm,表镜为蓝宝石玻璃材质,表盘中央是“inWatch”的标识,四周则是12颗白色LED,抬腕停留1秒,时间便会通过LED灯显示出来,抬腕显示依靠重力传感器即可实现,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但让人觉得很酷。
inWatch Pi的后盖也是金属材质,采用可拆卸的设计,拧下四颗螺丝钉即可将后盖取下。inWatch Pi已经内置了一块CR2032电池,这块电池可以使用3-6个月,因此并不用频繁地拆卸后盖,此外,随机还赠送了两块电池,方便用户后续自行更换。
表镜易脏,防水性能难支撑游泳或洗澡
inWatch Pi的蓝宝石表镜亮晃晃的,十分耀眼,看上去就让人满心欢喜,美中不足的就是表盘是黑色,表镜脏了十分明显,对于强迫症来说会觉得很不舒服。
inWatch Pi在时间显示上并不是太像一款手表,更像是进化版的智能手环,如果你用过Bong 2或者Jawbone Up move,会发现这几个产品在时间显示上大同小异。当你抬腕并停留1秒后,首先亮起的是时针,然后亮起的是分针,时针会保持常亮,而分针会闪烁3秒。如果你错过了这几秒没有看到时间,则需要把手腕放下再抬起一次。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不停地放下手腕抬起手腕,可能并不是他想做运动活动活动手腕,而是他在使用inWatch Pi,并且恰好错过了查看时间的那几秒钟。此外,由于依靠12颗LED显示时间,inWatch Pi的时间精度只能做到五分钟,适合对时间精度要求不太高的用户使用。
为了方便用户拆卸后盖,随机还赠送了一把小螺丝刀,需要吐槽的是,手表后盖的螺钉是十字的,而赠送的螺丝刀是一字的,而且还没有磁性,我在拆卸的过程中就一不小心将一个小落定碰到了地上,趴在地上找了半天才找到。inWatch表示这是批次的问题,手表后壳的螺钉有十字也有一字,而一字螺丝刀都可以使用,因此没有进行特别的调换。
inWatch Pi还支持30米防水,外壳采用气密防水,拆下后壳还可以看到密封圈,不过由于后壳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我十分担心在长期使用后防水性能的下降。此外,由于表带是牛皮材质,泡水后可能会出现变形、失去光泽甚至发霉等情况,虽然inWatch表示后续会推出橡胶表带供用户选择,但还是会比较麻烦,我还是建议大家把防水当成防止意外的功能,而不是特意带着inWatch Pi去游泳或去洗澡。
能记录运动和睡眠,同步模式可自选
inWatch Pi的智能目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和睡眠的记录,二是提醒。
运动和健身记录是手环或手表类穿戴设备比较常见的功能,inWatch Pi在这方面的功能也比较基础,运动时可以记录步数、距离和消耗卡路里,目前inWatch Pi只能识别步行、跑步、游泳三种运动模式,据说后续还会加入其他运动模式的自动识别。睡眠记录则是记录睡了多长时间、每个时段有多久的深度睡眠、多久的浅度睡眠,并没有太大的新意。
而且,inWatch Pi配套App inHealth在运动和睡眠数据显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运动数据还是睡眠数据都是以时间轴的方式依次显示下来,看上去不够直观。
此外,inHealth还具有饮食记录的功能,通过记录的饮食来计算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不过饮食这里需要手动进行添加,而且为了方便计算,饮食只能从现有的组合里面进行选择,不能随意输入。此外包括体重和腰围的变化都是需要手动添加的,系统并没有办法自动进行记录,如果inWatch能够和其他智能硬件设备合作进行数据共享,将这部分数据的产生做成自动化体验会更好。
在数据同步上,inWatch Pi支持自动同步和手动同步,如果开启自动同步,inWatch Pi会每20分钟通过蓝牙同步一次,频率不能自定义,会比较耗电,如果关闭自动同步,可以在进入inHealth时点击按钮或摇一摇来同步,inWatch Pi可以存储7天的数据,如果没有随时查看数据的习惯,完全可以选择手动同步
提醒功能体验尚可,完善后更值得期待
提醒是inWatch Pi比较侧重的功能点,目前Pi支持来电提醒、短信提醒、饮水提醒以及久坐提醒,不支持起床闹钟是比较遗憾的,不过Pi已经内置了马达,加入起床闹钟只是软件层面的完善,而且inWatch也表示已经将闹钟加入了开发日程。此外,inWatch Pi目前也不支持通过绑定微信或微博账号来实现第三方平台信息的提醒,在微信逐渐取代短信的今天,支持微信提醒显然更符合大众需求。
在提醒方式上,可以选择仅指示灯、仅震动或震动+指示灯三种提醒模式,当然也可以选择不提醒。按照设定,电话会震动5次,短信会震动两次,在我看来,电话震动的幅度比较小,时间也偏短,如果在走路并不容易感知到,震动强度和时间如果支持自定义体验会更好。
此外,来电提醒和短信提醒功能必须保持手机和手表的连接才能使用,目前inWatch Pi并没办法做到兼容所有手机,因此有些手机可能会出现使用中蓝牙连接断开的情况,这时提醒功能就失效了,需要重新连接,这对于inWatch Pi来说是需要完善之处。
把手环做成手表形态会不会更受欢迎?也许行
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属于同一类产品,在我看来,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智能手表首先应该确保能够方便地查看时间,其次由于智能手表会配备表盘,具备更多可以利用的空间,因此在功能上,可以比手环更好发挥。
inWatch Pi是一个采用了手表形态的穿戴产品,在时间查看上采用了比较酷的抬腕显示时间,虽然在一些特定场景中会出现体验欠佳的情况,但满足了一些用户对新奇酷功能的追求。在功能方面,inWatch Pi目前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运动监测、睡眠监测、饮食记录、部分提醒功能等,还具备很大的完善空间。而且,inWatch Pi目前没能够把表盘充分利用起来,只设计了一个时间显示的功能,整个屏幕是没办法点亮的,似乎有些浪费。
不过好在inWatch Pi售价只有399元,这只是很多智能手表售价的一个零头,甚至比不少智能手环还要便宜,即便你把inWatch Pi看成是手表形态的手环,也不会有吃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