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多样性的时代,新模式、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个时代为我们创造了更多可能,但也让我们年青一代更容易盲目、浮躁、急功近利。非常荣幸邀请到来自情报、技术和产业界的三位资深老专家在易能立方平台开设专栏,畅谈工业及其相关领域“三两事”。
工业3+2栏目专家成员:
原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缪其浩老师
PLCopen中国组织名誉主席彭瑜老师
原上海二纺机副总工程师周锦碚老师
PLCopen中国组织名誉主席彭瑜老师评价:根据我对德国的肤浅了解,德国之所以工业发达,创新活跃,并不是因为德国有像西门子这样的跨国超大企业,而是在各行各业中有着一批实干又有进取心的中小企业,正是他们撑起了工业4.0的大半边天。请看最早出现的体现工业4.0的示范实验项目,都是可以直接用于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灵活,调头快,更适合于向工业4.0方向努力,又结合实际的现状和需求,落地更快更干脆。我在几年前就向科技自动化联盟提出智慧工厂1.0要以中小企业为对象,也是基于我对德国中小企业的认识,才有此建议的。大企业必须更深思熟虑,规划得更周全,起步慢些但后劲更足。
近20年来,我在中国最现代化的钢铁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深知创新的艰辛、可以想见工业4.0落地之难。在德国工业4.0的设想中,这场技术革命是由大企业带动的。我也认为,工业4.0应该首先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离散制造型行业中落地。然而,最近一次亲身的体验,却让我对这个观点产生了怀疑。
因为一个特殊的机缘,我了解到,中部地区的一家中小型企业致力于建立工业4.0时代的样板。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感觉是老板被人忽悠了。然而,听老板开口说话,却让我感觉他是个头脑非常清晰的人:他怎么可能会被忽悠了呢?于是,我带着疑问走进了这家企业,亲眼看一看。
这是一家正在调试、马上就要开工的小型流程型企业。在工厂中,职工以设备维护和工艺管理为主。车间里基本上没有操作工。正常情况下也不要任何操作,近乎无人企业。更让我奇怪的是:车间没有中控室,连监控生产的人都没有。如此先进的设计,完全颠覆了我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看法。
我最大的疑问来自对质量的忧虑: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做到质量稳定呢?我从几个侧面询问了老总。给我的感觉却是:质量问题似乎真的不太是问题。虽然听了老总的解释,我仍有些将信将疑:质量问题怎么可能不是问题呢?钢铁企业如此成熟,尚有那么多质量问题,一个相对较新的行业怎么能没有质量问题呢?于是,我带着疑问离开了这家企业。
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感觉悟到了一点什么。钢铁企业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呢?恰恰是因为它太成熟了。钢铁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原材料,成本和环境的压力巨大、毛利率很低,只能追求极致的生产效率和能耗,以至于工艺参数被压缩到近乎极限。这时,稍微不慎就可能出现质量问题。
然而,在新兴行业则不然。工艺参数往往放得宽松一些,从而使得这些参数对质量不在敏感。我设想: 假如一个搅拌工序平均需要30分钟,在钢铁行业的标准可能就是35分钟,而新兴行业则可搅拌一个小时;假如一个加热工序需要1个小时,钢铁行业的标准或许是70分钟,而新兴行业则可能是2个小时。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这样一来,外部干扰可能引起钢铁产品的质量问题,却不一定在新兴各行业引起质量问题。由于新兴行业的产品毛利率高、竞争力更多体现在产品本身,完全有可能可以支撑这种生产模式。
事实上,在技术哲学领域,技术创新往往是从产品创新逐步走向工艺创新的。也就是说,生产技术的主要矛盾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化的。首先是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逐步优化生产工艺。即便钢铁行业本身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吨钢耗能、耗水都是现在的3、4倍。当时不合格的抱怨也少:原因是用户的要求低。
于是,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可能比钢铁行业更加稳定,从而有更好的条件推进智能化生产、实现无人工厂。这样,逻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由此可见,工业4.0、智能生产的技术完全有可能在中小企业首先落地。当然,这个案例的前提是新兴行业、以产品而非工艺为核心竞争力。曾经有朋友对我说:民营中小企业是中国制造业的希望所在。现在看来,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最后说点想法:凡是创新都会有风险。既要大胆尝试,又要细心策划。两者缺一不可。民营企业应该学习一些创新的方法和工具,尤其是结构化思维和FMEA,以便于在创新中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