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虽然有用,但是作为生产产品的企业,测完数据一定要靠医生给出建议才有价值。对接医生方面,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即便找到了对接,还要面临后续纠纷等种种问题。这些都是创业者事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日前,美国数字医疗创业加速器StartupHealth发布了全球数字健康创业投融资报告,指出“50+”(50岁以上)用户群的医疗市场已渐成为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统计发现,“50+”的市场投资额占数字医疗投资总额的44%。
刚刚结束的CES上,不乏一些与老年人健康相关的新项目。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大多都是围绕移动健康APP、服务和跟踪设备融入生活,来解决老年人面临的健康问题。在众多项目中,传感器跟踪老人走路平衡、早期尿路感染和远程医疗被大多媒体评为亮点。
与国外市场相比,国内市场仍在萌芽阶段。传统的保健品产品的“会销模式”日渐式微,而移动医疗产品却因难以接入服务、产业链过长等问题,陷入“半死不活”的窘境。景林投资总经理汤国平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创业者做减法,与其做产业链和品牌,不如深耕传感器核心环节;在对接医生资源的难题上,不妨直接去为三甲医院提供技术支撑,更容易赚到钱。
服务难对接
去年下半年开始,针对“50+”的产品层出不穷,创业公司纷纷冒出。医生出身的投资人汤国平从达晨创投到景林投资,都一直在关注养老医疗这个领域,但却迟迟没有找到看好的企业。在他看来,医生是这一领域最为核心的资源。难以打通医生资源,是所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虽然目前市面产品众多,但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其实获取的数据只有两三种,比如血压、心率、血糖等。汤国平向南都记者分析:“数据虽然有用,但是作为生产产品的企业,测完数据一定要靠医生给出建议才有价值。对接医生方面,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即便找到了对接,还要面临后续纠纷等种种问题。这些都是创业者事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乐心医疗,过去是一家传统的O D M (原始设计制造商),现在号称向“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商”转型。经过近一年的转型,创始人潘伟潮对南都记者透露: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更是停掉了所有的传统业务,专门做智能医疗硬件产品。
按照乐心的最初规划,希望通过硬件切入来搭建平台,来对接用户和医生需求。一年前,乐心向南都记者透露:正在准备与国内的一家医疗机构合作,以期望能利用来自乐心的数据做出分析,建立模型,给出专业的健康管理意见。但一年过后,乐心仍未公开医疗机构的合作事宜。从中或可窥见对接服务的难度。
跟乐心想法一致,点通科技在寻找第三方合作来落地服务。点通科技曾经为居家养老的平安钟项目做技术软件支持。虽然曾跟政府等部门合作,但创始人邓学妙对南都记者说:“五年下来却一分钱没赚到”。于是开始调整方向,2014年开始专门转向大众市场,希望以呼叫中心和软件平台为优势,老人、呼叫中心、医院等资源进行整合,搭建平台。邓学妙透露:“2015年会做一个远程问诊和家庭医生的对接平台。”南都记者注意到,点通科技曾获得法国知名私募基金公司Butler Capital Partners的融资。
跟乐心的实业背景以及点通科技的平台胃口不同,以“爱牵挂”为代表的小创业公司,暂时并不想切入医疗,暂时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为“50+”服务的产品。爱牵挂的联合创始人廖永分析:“可穿戴设备目前最多起到慢病干预的效果,而不是去治疗。比如在广州,目前就连医院的检测报告,还只能在市内通用。异地检测报告,是互不认同。”
除了机制上不允许外,廖永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仍然是过不了关。”受这些限制,爱牵挂“前期更多是把产品做好,采掘的数据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反馈给儿女,来让老人形成很好的健康习惯”。但离开服务的这类市场却远需要培育。
汤国平去年还看了很多企业,他向南都记者举例:“国内也有做远程监控的企业,比如远程心电监控,也融资了很多钱。他们曾经希望自己来培养医生进行对接服务环节。但是经过一年的实践发现非常不容易。”
数据难以跟医院对接,市场短时间内不认可数据,沦为鸡肋?创业者怎么办?
汤国平的建议是:“整个市场还是留给大型三甲医院去做,因为医院优势在于掌握大量的用户信息以及丰富的医生资源,创业者不要再指望去做第二个丁香园或春雨医生。反倒可以去帮助医院做A PP,这个市场也不小,倒能凭借自己的优势赚不少快钱。”
page
产业链过长
在服务仍未对接的情况下,打通下游市场更是难上加难。
爱牵挂推出的针对“50+”群体的智能手表已经上市一个月,目前正在想尽办法推市常对于这类硬件出身的创业者,在品牌和推广上,正面临的问题,可能也是让更多创业公司头疼的。在汤国平看来,产业链条过长是这类创业者的通玻
汤国平以下游市场向南都记者分析:“针对50+人群的电子产品,虽然属于养老范畴,但是更侧重消费概念。快消品行业的竞争,是品牌营销,是靠钱砸出来的。而且现在已经有那么多巨头进入这个行业了,包括谷歌、三星,甚至华为。消费者对于他们非常认可,对于中小创业者非常难。”
面对产业链条过长,点通科技主要以寻求合作为主,上游去找合作,定制老人手机等产品。在下游市场端,点通科技因为靠着跟政府五年之久的合作,在全国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邓学妙对南都记者说:“过去靠政府资源积累了20万多的客户,2014年转向大众市场积累了10万左右的客户。”但这个背景并不是家家都有。
而潘伟潮告诉南都记者,在产品推出的初期,乐心曾尝试过进入连锁药店进行销售,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市场团队维护销售渠道,初期的产品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潘伟潮随后组建自己的国内运营团队,专门负责乐心国内的品牌推广与销售。据了解,目前主要以线上、线下售卖为主。据了解,销售量各占50%。
针对产业链条过长问题,汤国平给创业者的建议是,与其做全产业链、做品牌,不如抓住最核心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他在这方面的投资逻辑是:“我们现在只投一类企业,就是看生物传感器是否有特点。如果深耕传感器这一环节,还是有可能通过跟其他商家合作赚到钱。如果耗太多精力去做品牌,会拖累企业的。”
“子女”难撼动
按照常理,老人对于数码产品的接受度需要过程。所以这类创业者的共同思路就是主打“礼品市尝孝顺市场”,通过子女将产品推向老人。邓学妙则坦言:“以前我们针对老人做产品,五年的销量还不及去年一年围绕子女市场做产品。现在我们产品的需求都是根据子女的需求开发的。比如孩子经常会找不到父母而担心,我们可以通过定位和呼叫系统来帮忙。”
乐心今年更是因此而以产品为切入点建了“子女和父母”的微信沟通平台。爱牵挂也将目标客户群体直接瞄准了“3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群。
汤国平对南都记者说:“按照传统思维,以前我们本以为打动一个老年人,整个家庭都打动了。我们在上海做了调查,老人购买一千元左右的产品,拿回家做决策的时候,家庭都不同意。尤其是儿女结婚后,老人其实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可是问题又来了,卖给子女,比打动老年人更难。
汤国平说:“子女对于数码产品认知更理性。话说回来,比如以目前产品来看,只是一堆数据而难以提供服务的话,年轻消费者不会买单。如果想把这个市场做大,第一需要品牌,第二又回到最初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医生资源支撑。”
年关将至,南都记者注意到,这些品牌更大打“亲情牌”,爱牵挂等都提出了降价促销的策略。对于医疗产品而言,低价能否撬动市场?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仍然“心有戚戚焉”。
DIGITAL HEALTH:
国内的移动医疗市场远未达到国外的成熟程度,医生受制于体制和行业惰性对移动医疗平台反应平淡,患者相信公立医院,相信专家,相信名牌企业,对医疗数据产生的价值抱着怀疑的态度,这些都为移动医疗创业带来很大困难,而医疗硬件创业者自身定位过高过全,做品牌,产业链过长,造成花钱却不讨市场好的困局,应该多做反思,抓住一个突破点,做大好做大做强,再言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