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物传记:解放军理工大学“机器人之父”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4-12-19 09:57:30   浏览:16722次  

导读:【人物小传】卢涌,男,1959年生,国防工程学院人防教研中心副教授,多年来潜心教学研究,主持并完成了2110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工程图学实验室建设任务,实现了理工大学图学教学实验条件军内领先,总部验收总评优秀。多次组织学员参加全国机器人项目竞赛,成果...

【人物小传】卢涌,男,1959年生,国防工程学院人防教研中心副教授,多年来潜心教学研究,主持并完成了“2110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工程图学实验室建设任务,实现了理工大学图学教学实验条件军内领先,总部验收总评优秀。多次组织学员参加全国机器人项目竞赛,成果斐然,2014年5月,获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13、2014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2013年11月,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2013年12月,全国素质体育机器人邀请赛优秀组织奖和表演金奖。

全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学员袁越对他的贡献推崇备至:“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

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设计奖项获得者、学员程龙提及他肃然起敬:“深深启迪过我的良师,并肩作战的益友。”

而更多的理工大学学子,尤其是机器人俱乐部的成员,更愿意亲切地称呼他为 “机器人之父”。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知名,从一无所有到机器人爱好者心中的“圣殿”,卢涌一手创立的机器人俱乐部风靡整个大学,他带出来的学生在四年间狂揽168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各项大型赛事的优秀组织教师。

他身上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够在这座军队高等学府中导演出“机器人风暴”?让我们走进卢涌的机器人世界。

80年代的遥远梦想

卢涌的机器人梦想源自于对于今天而言已经有些遥远的上世纪80年代。

在那个上课全凭黑板粉笔,办公全靠纸笔,连手机都几乎绝迹的年代,PC机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连概念都不是。没有人会想到,二十年后,它将改变这个世界。

1986年,卢涌刚刚调入教研室工作一年,学院干部学员沈志斌在入学时带来了一套国外引进的“Forth”语言开发平台,并自行完成了汉化工作。卢涌由于工作关系,能够接触到PC机,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常在键盘上敲敲打打,靠自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

他与沈志斌一拍即合,共同开始了“Forth”语言开发平台上的研究。初期的研究很艰难,如老牛耕地,因为懂行的人太少了,那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往往一个简单的问题能困住两人好几天。卢涌只能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购买国外昂贵的英文书籍,自行翻译,然后和沈志斌进行学习探讨,研究进程十分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成效一步步显现,每一次艰难的前行都能带来巨大的快乐。最终卢涌与沈志斌带领的学生团队合作开发出了一个图形系统,命名为“Forth”图形系统,并在1989年全国举办的首届“挑战杯”大赛中获奖而归。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卢涌自然希望能够继续将之进行下去,但后来由于工作压力,卢涌全身心投入到基础图学课的讲授中,在教书育人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奉献了二十多年。工作的繁忙令卢涌只能在业余时间继续进行这项兴趣爱好,虽小有成果但仍然跟主流的计算机技术渐行渐远,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当年的新鲜事物兴起,繁荣,再一步步改变世界,席卷全球。

岁月倥偬,时光如歌,卢涌差点都忘了自己是国内最先“吃螃蟹”的人之一,直到一个机会的出现。黑夜中一点光芒亮起,像五指山下的孙悟空,终于等来了骑着白马的唐三藏,即将一飞冲天。

90后的梦想实践

2010年,理工大学申报“2110”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创新实验室的项目申报让卢涌脑中灵光一闪,机器人创新平台引入,梦想的新芽开始破土而出。

在实验室的申报表上,卢涌写下了自己的目标:面向低年级学员,采用机器人成品套件,在项目引领下,学以致用,边做边学,学会项目开发,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为构建机器人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卢涌自行学习了飞思卡尔芯片的相关知识,并以此为核心,致力于开发出带有强烈军队特色的机器人。开发的过程艰辛崎岖,上了年纪的卢涌再也不复年轻时的活力无限,对芯片的掌握不如年轻人快,但他越战越勇,连连攻克计算机代码难关,成功组装出实验室第一架机器人。80年代的激情与梦想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身边的同事啧啧称奇:“像是年轻了十几岁,真不敢相信。” 卢涌和90后的学员们一起在机器人的创作道路上越拼搏,越挥洒汗水,越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加班加点起来,一点也看不出过了知命之年。学员马凯说:“卢教员工作起来简直像拼了命,激情四射的风格也让我们的‘小宇宙’燃烧起来了。”

《论语为政》中说:“五十而知天命。”其中一种解释就是“50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但卢涌偏偏不信邪,51岁的高龄仍然在实验室里打拼,螺丝刀、电焊机一样也不肯落下。“要教别人,自己得先做到最好。”卢涌这样回答。他的行为也实践着铮铮誓言,晚上加班总是最后一个回家的,忙起来吃饭的时间都会忘记。

其实,卢涌这么拼命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年龄的不断增长让他的精力越来越差,有时会突然忘记自己要做的事情,他害怕自己没法完成自己的机器人梦想。这个想法在他疲惫的时候会像疯长的杂草占据大脑,于是卢涌就深吸一口气,继续奋斗在梦想的漫漫征程中。

他像一个“90后”在战斗,以梦想的名义。

90后的特点是什么,在卢涌看来就是敢打敢拼,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10级学员程龙对机器人的喜爱近乎狂热,他和卢涌在实验室里一起度过了不知多少个双休日,机器人动起来的时候发出的“咔咔”声每一次都让他们感动得想哭。他们是师生,更是一同奋斗的战友,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这个过了天命之年的“90后”用自己的方式实践着当初的梦想。

21世纪的科技前沿

梦想的实现也并非一帆风顺,卢涌一手创立的机器人俱乐部也曾被泼过冷水。有人认为搞机器人研究脱离学员学习要求实际,属于“兴趣爱好”,浅尝辄止即可,不必深入探究。

卢涌沉默,但并不代表认输,他知道,事实是最有力的辩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比于指导技术,卢涌更倾向于教会学员们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员袁越性格内向,总是喜欢一个人默默研究,很少与人交流,遇到问题也总是“闷葫芦”一个,常常卡在一个问题上好几天。卢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除了抽时间跟袁越聊天了解思想以外,还特地安排性格活泼开朗的车东伟与之合作完成项目。久而久之,袁越的笑容更多地出现在脸上,与人交流的能力大大提高,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上与队友合作多次斩获特等奖,并于2013年年底荣立三等功。

“机器人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它涉及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机械等多个课程知识,在学习制作机器人中能够锻炼学员们的跨学科、跨专业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卢涌始终为机器人俱乐部成员传递这样一种思想: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目的并不只是做出一个能实现特殊功能的机器人,更多的是对学员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事实也是如此。卢涌带领的学员不仅在机器人竞赛领域摘金夺银,在其他学科竞赛中也大放异彩。俱乐部资深成员马凯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斩获一等奖,程龙在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中获二等奖……这些学员在获奖后纷纷表示:是机器人俱乐部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真正比赛时俱乐部的实践经验帮了大忙。

学员获益,参与比赛的指导教员也得到了更多的锤炼,其中2人次参加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4人次参加多项培训,3人获各级教学竞赛奖励,其中冯凯获首届全国高校中青年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创新教学法观摩竞赛二等奖,发表或录用相关论文16篇……

这是一串很长的数字,将来还会更长。

卢涌经常说:“搞机器人有没有用,会不会耽误学员发展,你我都说了不算,实践出真知。”机器人俱乐部的发展形成了有效培养学员创新素质的培养模式,为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可靠参考,促进了教学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习主席在出席2014年6月9日的院士大会上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

“抢占‘机器人’技术和市场制高点,时不我待。”卢涌把这句话写在了笔记本的扉页。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