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企业关注的是“客户”——那些最终掏钱买车的人群,通过制造精细的产品销售给“客户”获利。而互联网企业关注的是“用户”,不管你现在有钱没钱,都以用户至上的原则提供“服务”,并黏住用户不断使用,从而寻求新的商业模式,“用户”到哪,就跟到哪。
于是,眼下互联网企业似乎比汽车企业更热衷于占领汽车“第四屏“,因为客厅里坐着的车厂“客户”同时也是互联网企业的“用户”,而他们有很多需求并未得到满足,所以互联网企业越俎代庖在车厂的客厅给“用户”端茶倒水做起服务来,这就是CarPlay和Android Auto在做的事情。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如何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需要想明白的第一个问题是“做产品还是做服务?”。是给用户提供一台汽车,还是提供整个出行生活、养车用车的服务?对于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汽车厂未来研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升级。这决定了汽车厂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原则。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提供服务?”。提供服务需要触点,传统的整车厂通过4S店,呼叫中心连接客户,这些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车联网毫无疑问成为汽车厂与用户之间的关键触点,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手机APP、社交媒体等。同样的,在制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策略时,需要思考这样的合作能否帮助我加强、丰满目前的用户触点,有没有机会创建新的用户触点。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才能更懂用户?”。汽车厂掌握的用户信息比较有限,主要是联系方式、维保记录等,并通过消费者调研、满意度调研等方式了解客户。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能否更好地理解用户?有没有海量的用户消费数据、社交数据,以及相应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在数据方面,BAT各有所长。百度主要拥有搜索类数据,腾讯是在社交类数据方面有优势,而阿里巴巴则偏重于交易型数据,坐拥全样本的历史消费、购买数据。
最后一个问题是“作为整车厂的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何在?”。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时,需要梳理清楚自身的资源、能力和优势,以及对方的优势领域,做到优势互补。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对汽车行业的持续冲击,消费需求的转变,各方角色将进一步转化,商业模式将不断明晰,在这一轮革新中,主机厂将具有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