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物联网发展的四重思考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4-11-14 12:48:45   浏览:5857次  

导读: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加入物理属性延伸和扩展出的网络。近年来在用户市场中,从可穿戴的智能眼镜到家居生活的智能冰箱,这些带有传感器的设备正在呈指数级的增长。 如今,物联网应用的范围更加宽泛。据Gartner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260亿的物联网设备投...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加入物理属性延伸和扩展出的网络。近年来在用户市场中,从可穿戴的智能眼镜到家居生活的智能冰箱,这些带有传感器的设备正在呈指数级的增长。

如今,物联网应用的范围更加宽泛。据Gartner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260亿的物联网设备投入使用,平均每人将拥有3.3个物联网设备,这还不包含73亿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对此,在我看来:物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下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随着物联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应用将逐步进入平静而又务实的阶段,人们关注的重心也会从物联网的发展潜能逐渐转移到如何切实解决物联网发展问题,落实物联网应用中来。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有关物联网发展4个方面的思考。物联网发展的四重思考

(一)“物”为中心VS“人”为中心?

按照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物物相连的网络。从这个定义上看,我们可以理解出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强调的是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之间的信息联接,第二强调的是网络,即基于现有互联网的基础延伸。纵观物联网发展的核心要素,“物”与“人”到底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业界截至目前为止并无定论,但“以人为中心”的呼声明显较高。

首先,不论是在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其核心都是“人”,让科技服务于人。物联网时代,“人”同样扮演着主角。因为在物联网“人与信息”、“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中,所有要素的流动都需要围绕并基于人的作用才能实现。其次,物联网发展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满足人便捷生活需要,提升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

但是我认为,伴随着人工智能与植入芯片的发展,当这些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物联网最终的世界将会是一个0中心化的乐园,或者可以说物联网最终会朝着“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不论是人与人、人与物还是物与物,很难说谁在影响谁,或者谁在控制着谁。当然这会引发另外两个问题,一是科技伦理问题,二是人类存在的角色问题。

(二)平台建设是物联网发展关键?

近年的物联网应用展会上多了一个新的词汇——物联网平台,与目前谷歌等巨头的互联网平台有类似之处,就是“共性平台+多元应用”的模式,平台思路是物联网发展进步的表现之一,这无疑将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主要是由政府主导,通过推动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形式进行。这种方式在发展前期固然重要,但对于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来说,这种指导与示范并不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形式。

物联网能够延伸到不同的领域,主要是由于其发展具有分散化和小众化的特征,针对不同的行业甚至不同的场景都能延伸出不同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的要求也都存在差异,因此物联网的产品形态、系统应用及感知服务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这种多样化需要克服应用规模狭隘的问题。

稳定持续的物联网发展思路,应该思考共性与个性协调的问题。于是能否打造一个标准的系统生态平台,形成统一的应用、管理标准,然后通过端口的开放,将不同个性的应用与硬件融合进来就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谁把系统生态平台攻下来,谁就能占领物联网产业化的制高点。

(三)物联网领域创业:合作OR单干?

物联网的概念范围很大,无论是涉及的项目规模还是资金需求,与单纯的硬件产品都有比较大的区别。无论是智能家居、智能社区还是智能城市,物联网领域的创业公司都涉及到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快速地和原有的产业巨人们达成合作,协同拓展,就成为发展成败的关键。

众所周知,物联网市场的容量巨大,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要想成功必须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而这涉及到平台、硬件、应用、云服务、通讯、大数据等的整合、应用。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你不能也不可能只蒙着头自己单独来做所有的事,单干是不明智的选择,和不同的关联公司合作,以产业链、生态圈的思维来做,就能更好的整合资源,也就更容易完成基础扩张。因此,对于初创的公司而言,寻找好的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非常重要,即使是三星、苹果这些大公司,也在寻求和特定者的合作。

(四)“看得见的手”VS“看不见的手”?

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很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由于这些应用分属不同的部门,想要发展物联网应用,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各个领域的互动。此时,如果有政府部门出面,那么很多沟通协调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出于这个原因,很多企业选择了有政府协调指导并参与的项目。

那么,如何看待物联网发展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本人认为,现阶段,由于物联网处于概念、论证和试验的应用初级阶段。在特定的监管形式下,“政府驱动”是我国诸多产业发展的模式,物联网这一互联网、硬件、基础设施等跨界整合的产业,在前期发展阶段同样需要借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推动。

而随着各项技术、政策的逐渐成熟,以及平台生态圈的建立,物联网的市场化应用、普及、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

以盈利模式为例,物联网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是个新出现的业务,因此并没有现成的盈利模式可循。物联网发展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培育市场,这对于很多中小型公司而言风险相对较大,一些注重短期盈利的风投并不愿因介入其中,企业的初创资金链问题限制了物联网应用的市场可操作性。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来看,很多中小型企业为了规避风险纷纷选择政府出资的项目,一是资金上有保障,二是可减少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

物联网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与互联网企业存在很大的区别,互联网企业发展之初基本是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推动,而物联网企业,由于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成为了其发展的主要推手。

对此,我认为,物联网发展之初,需要借助政府“有形的手”推动基础设施改造完成,后期,政府可放开基础设施改造的权限给市场,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作用,有形的手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尤其是对行业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提供保障。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物联网 智慧城市 Gartner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