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科技界,无论新秀还是巨头,都不敢怠慢AI,就像当下几乎没有行业可以避免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刚刚在清华用流利中文演讲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直言,未来科技的主流将是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社交。
然而,硬币总有两面。自有科技以来,就不断有人提出要控制住AI的另一面。电影中的“超体”露西不断突破10%、20%、30%的大脑极限后,拥有了控制物质的能力,却渐渐感觉不到痛,没有了感情,丧失了人性。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2014百年纪念座谈会上直接将恶魔与人工智能画等号。他疾呼:人工智能比核弹更加可怕,人类可能自行毁灭。
当AI正不可避免地全方位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如何控制硬币的两面,成为不断考验人类的课题。
人工智能如此时髦,以至于科幻电影也不断重新释义着“人工智能”。
吕克·贝松最新科幻大片《超体》提出科学假设:当大脑潜力发挥到100%后,将会发生什么?一些科技观察人士指出:人工智能不再限于具有学习能力的智能机器人[-1.40%资金研报],人脑潜能成为AI再次突破的对象。AI正试图将“脑洞”越开越大。
影片中,黑人博士提出海豚的脑细胞能力开发超过了10%,它们是比人类还聪明的生物,拥有人类无法做到的超音波能力,类似用思想对话而不是声音。
现实是,人类已经借助AI技术实现了“思想对话”。著名物理学教授霍金代言了一款英特尔的联网轮椅项目,该技术可以使患者的生理信息通过互联网实时分享给更多研究方。只用动动眼睛,不必张嘴,却可以说出心声。
科技界的“CHP4”
在电影中,超体露西因故一次性吸收大量“CHP4”,导致身体的细胞吸收到过量的具有再生、繁殖或创新能力的“元素”。“CHP4”被导演解释成孕妇产生的微量元素,会帮助胎儿形成骨骼。这一过程造成露西身体的细胞被改造,刺激到了脑部细胞的进化,能力开拓进入20%-30%。
发明、创造、研究……人类现有的能力,全部取决于脑细胞。思维的产生,让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
科技界的现实与幻想世界有着殊途同归的连结点。
扎克伯格在清华演讲上用流利的中文断定:下一个科技热点就是人工智能。无论是佩奇还是小扎,或者微软的研发团队,都企图突破极限的“CPH4”。
日前,谷歌创始人兼CEO拉里·佩奇在接受专访时也再次谈及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当人工智能不断被突破,生活成本将大大降低,人们能够过上舒适的生活,并去追求自己理想的职业。”
谷歌研发团队已具备了类似“CPH4”的创新能力。自动驾驶汽车、可穿戴技术(谷歌眼镜)、类人机器人、高空互联网广播气球、可检测眼泪中血糖含量的隐形眼镜……是的,这些产品都是这家以搜索和广告闻名的互联网巨头的最新力作。未来,谷歌的设想是再次整合这些人工智能成果。正如超体能力达到40%后,再次吸收“CPH4”,突破大脑潜力。谷歌未来的发力方向专注于:无人工干预情况下的视觉和语音识别,其个人助手Google Now以及许多服务已经在利用这些人工智能的成果。
百度对人工智能下注更大,并进入盈利阶段。从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百度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对于CPC广告营收提升非常明显,而且移动端收入超过36%。据资料显示,百度应该是第一家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到在线广告的互联网公司。百度的“凤巢”深度学习系统已于去年服务于百度搜索广告系统。
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百度大脑”,百度在语音、图像搜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BaiduEye、无人驾驶汽车、百度智能自行车、筷搜等产品不断问世。这些产品建立起来的一个矩阵式和全方位的人工智能服务可能会把整个行业竞争门槛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他一些巨头也在做积极尝试,IBM的超级计算机Watson已经不满足于在智力竞赛中击败人类选手,微软联合创始人艾伦可以让机器人通过高中生物考试,俄罗斯富豪德米特里·伊茨科夫甚至计划到2045年实现真实版的阿凡达计划,Facebook则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阿凡达
扎克伯格在清华演讲的要点,很可能被他流利的中文抢过了风头。然而,听者有意。小扎判断,未来科技的潮流在于人工智能以及虚拟互动。在虚拟互动世界里,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阿凡达,也就是自己的化身。在虚拟世界里的人物拥有“第二人生”,人类将体验到一种新的互动境界。
High Fidelity的创始人菲利普·罗斯戴尔正带领团队开发虚拟现实的硬件,打造虚拟世界的Facebook。
《MIT技术评论》的编辑汤姆·西摩奈特率先体验了虚拟的Facebook。“看起来我俩像是在一个很有品味的俱乐部里聊天,但实际上,我坐在旧金山的办公室里,在电脑前戴着一个虚拟现实用的耳机和麦克风。我在试用High Fidelity所创建的虚拟世界的平台。”
技术达人指出,实现虚拟互动最关键的一环是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只有当传感器无处不在,数据才会无处不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发挥的作用才会无处不在,和生活紧密相关。传感器节点数将达到万亿级别,其数据量将超过人类日常总传送数据量的百分之八十,新的低能耗无线通信标准诞生。
技术的突破将使传感器体积微型化,就像月抛的隐形眼镜。它将出现在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本降低后,传感器不再需要回收,完成使命后自动废弃,而新的传感器则源源不断地补充数据源。
阿凡达的奥秘就在于传感器,帮助人们体验到了“第二人生”。“当我戴上虚拟现实的眼镜,就能通过化身的眼睛去观看;当我扭头时,眼镜上的运动传感器也会控制化身扭头。耳机上还有一个红外线运动传感器,利用它,当我移动手,就能控制化身的手移动。”西摩奈特描述道。
更神奇的是,在电脑屏幕上有一个小的3-D摄影机,它能捕捉人的表情,包括眨眼和嘴唇的动作,化身的嘴巴与真身说的话是同步的。在不同现实空间互动的人,能感受真实的喜怒哀乐。
类似“动作捕捉技术”是目前人进入虚拟世界的关键。“人不应该只是坐在这里观看整个世界,而是能够和这个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我们需要把人这个因素带到虚拟世界中来。”Noitom的联合创始人CEO戴若犁一直试图寻找打通虚拟与现实的通道。
在SYNC 2014现场,戴若犁的同事完成了一段美轮美奂的舞蹈。她身上一共穿了17个传感器,后台有一个天线对着她,捕捉她所有的动作,再通过3D引擎进行三维渲染,现实与虚拟世界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这背后就是一套完整的动作捕捉技术。
动作捕捉技术并不是一项纯娱乐的鸡肋科技。目前,这种动作捕捉技术不仅用于好莱坞影视制作、动漫制作、游戏制作,还被用于虚拟的体能训练。同时,由于它能通过真正的360度动作重播慢动作得到所有数据,被用到医疗、康复性训练、辅助诊断等场合。
在时下大热的虚拟现实交互中,它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有人甚至预言,High Fidelity、Noitom等公司开发的产品将提供更好的情感表达,降低恋爱的门槛。目前阶段,互联网通讯工具仅通过一些图标表达情绪,比如拥抱、愤怒、笑意。用到更多传感器的虚拟设备,甚至能在游戏世界中抓握、交流,这和传统的游戏外设截然不同,它是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临场感觉更强。
Noitom已经推出了同一消费级别的产品—一个只有一厘米的设备,这套设备用到了更多的传感器,更孝更精准,能够捕捉人的手指的细微动作。“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游戏交互的未来。”戴若犁说。
在虚拟世界里探险和实验的自由已经形成了一股“社会性力量”,能够创造出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积极互动。俄罗斯富豪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已经计划在30年后真正实现“阿凡达计划”。
恶魔还是天使?
“借助人工智能,我们将召唤出恶魔。在所有故事里出现的拿着五芒星和圣水的家伙都确信他能够控制住恶魔,但事实上根本不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最近的一番话令人工智能备受争议。
就连霍金也加入马斯克的行列,质疑人工智能的恶魔能否被关严实。马斯克甚至将涉足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也解释为防范“终结者”的出现,似乎威胁随时临近。科技、科学界的领军人物频频发出人工智能威胁论,担心人工智能进入“no zuo no die”的阶段,发出毁灭性指令,反扑人类。
这种争论在科技界早已有之,但马斯克的“恶魔论”着实激怒了在此领域深耕的投资者,甚至有人宣称,马斯克要“对人工智能开发的停滞”负责,称其很可能掀起“AI的寒冬”。
SpaceX成功地完成了太空探索任务,特斯拉也在电动车行业发挥了关键作用。马斯克有很多铁杆粉丝。“因此,当马斯克谈论未来时,人们总会侧耳倾听。但这种言论利大于弊。”有评论直接抨击马斯克。
恶搞人工智能必须停止!Facebook 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负责人Yann LeCun严厉指出,“忘记终结者,我们更应该重新考量人工智能的未来。一些不实宣传对于人工智能是非常危险的。在过去的50年里,人工智能就先后因为不实宣传而沉沦了四次。”
人工智能科技界给出了有力的反击:人工智能远未到控制人类的阶段,至少在目前阶段依然是在模仿人类思维。AI将取代人类部分劳作,但不能取代人类的全部活动,更不会反过来统治人类。
学界大多数人认为,迄今为止AI的所有智能化表现仅仅在模仿人类左半脑的理性思维模式,而完全不具备右半脑的感性思维,且将来亦是如此。
1981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的罗杰·斯佩里博士曾发布著名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其通过脑割裂实验证实了大脑的不对称性。基于此理论,AI支持者认为,尽管人工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本身,但其本质并没有变,即在于用0和1模仿人类左脑的理性思维,无法穷尽人类的思维方式。
马斯克们的担心是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人类,造就了比人类智能高三倍的生物,就好像科幻小说中的外星人登陆地球。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Selmer Bringsjord指出:“这种恐惧与科技发展本身无关,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非理性的心理恐惧。”
反对派指出,马斯克没有搞清楚,至少是没表达出来——人工智能与其他风险不同,在评估其所带来的风险时需要单独对待。这些风险推测正确与否只有在遥远的未来才能得到验证,在起步阶段就因为风险将科技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就好像讨论地球到底是方的还是圆的那般可笑。
人工智能是客观逻辑、理性的智能,并不能产生主观能动性,主动权在人类手上。只有当机器突然具备了出乎我们意料的智能之后,人类未来学院研究者眼中的“智能爆炸”才会出现。
尽管如此,目前学界也已在呼吁,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需要制定相应法律规范机器人的行为,以防止上述担忧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