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希望国内企业购买更多国产机器人以提高生产率,但业内人士警告称,中国相关扶持政策正过度刺激市场,机器人生产企业大量涌现。据路透社10月31日报道 中国政府官员担心2009年以来生产率可能已转为负增长,寄望于自动化推广政策将提升效率。中国制造业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冲击,因此也愿意多用机器人。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使得中国在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购买国,超越了日本。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鼓励国内新的机器人生产企业与外资品牌竞争。2011-2015年五年计划中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中国希望打造四五家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达到年产约1.3万个机器人的目标。但机器人生产企业柯马(上海)首席执行官Stefan Sack称,政府的政策存在风险。
他在一个机器人行业会议上说:“政府干预可帮助行业成长,但也可能催生泡沫。”他指出,该行业内小企业大量涌现。新华社10月27日报道称,截至今年9月国内机器人企业约420家,各省市在建机器人工厂超过30个。中国产业政策跑偏的情况屡见不鲜,最近的例子是可再生能源行业,政府产业扶持政策导致全国范围内大量重复投资,导致企业利润率下滑,产生了一堆不良债务。预警信号分析师称机器人行业还没到这个阶段,但已经出现早期预警信号。“中国市场完全是碎片化的,有31个省级市场,”经济谘商会经济学家Andrew Polk表示,“一接到中央关于生产机器人或类似的指示,大家都着手打造本地的龙头企业。”“劳动力薪资确实在上升。但其实他们的相对优势仍然是廉价劳动力。他们可能推进得太早、过猛了。”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约3.7万个机器人,其中近四分之三是海外生产的机器人。报道称,中国国产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增加两倍至1万个左右,预计可实现到到2015年国产品牌占总销量三分之一的目标。中国官方媒体7月报导称,年内已有54家A股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其中八成公司属于首次涉足机器人业务。国内投资者对机器人行业并购持欢迎态度。6月京山轻机称将收购一家机器人企业,之后其股价在几个交易日里飙升60%。中国最知名的机器人厂商之一机器人股价年内大涨逾50%,市盈率约84倍,远高于基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制造业大省浙江和广东面临问题。“浙江省面临劳动力短缺。我们现在有新的要素、资源、环境的限制,就需要经济结构的调整。”浙江省经济信息委员会行业办主任周土发说道。“繁重的体力劳动就希望能够用机器来替代。”他在杭州接受采访时称。地方政府刺激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政策各不相同。广东东莞发布“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连续三年,“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用于推动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大勇对路透表示,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吸引和留住员工,而他希望机器人能解决这个问题。他称推进自动化是为了长期竞争力。但有客户警告称,对机器人的需求旺盛,并不等同于需要更多的机器人供应商。福特中国区生产主管庄泰旭指出,多数机器人厂商采用定制的操作系统和零部件,因此福特在选择供应商方面相当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