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过去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制造生产模式渐渐出现短板。用工荒与员工下岗增多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在这个时期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在这种情况下,“机器换人”已经成为当下解决用工荒最时髦的办法。
现在,工人在薪资与福利上的要求与前几年相比要高出不少,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同时机器人与人相比还具有许多天生优势,而这些优势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需要的。
由于机器人具备效率更高,精度更准等优势,一台机器人就可以在流水线上进行无错生产。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使得企业减少流水作业人员。但同时机器人也需要人去进行操作和保养,这在某种层面上又促使企业招进新的人才。如果企业可以将替换下来的人员进行机器人操作保养方面的相关培训,则可以保证相关人员从新上岗。
由于从体力劳动更换到技术岗位,员工所得薪资更高,工作强度降低,员工大多会欣然接受。阿玄表示,在机器人使用较为广泛的地区,这种模式已经普遍存在,并且效果很好。富士康某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回答记者关于机器人是否会造成大面积裁员问题上就曾给出类似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经济之声《天下财经》
今后,越来越多的年轻工人将改变以往体力劳动者的标签,他们不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工人,他们将在操控室里控制整条生产线,使其正常有序地高速运转。
即便机器人有诸多优点,但由于价格与核心技术等问题,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由于机器人价格不菲,并不是所有工厂都买得起,即便买得起,也很难实现将员工全部换成机器人。
有业内人士表示,相当多的岗位并不能用机器人代替,即使是在电器装配电子代工领域,也不是所有岗位都可以用机器人代替,还要保留一部分员工。另外,机器人不光是生产,不同环节、不同地方用的机器人是不一样的,适用性也是有待于提高。本土机器人在技术上遇到的问题也反映出,大规模使用机器人还不到时候。
图片来源:经济之声《天下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