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消息,在近段时间里,谷歌陆续收购多家和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有关的技术公司,这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谷歌打算改行了吗?他们为何会如此痴迷于这些领域的技术呢?福布斯日前就撰文对谷歌的这一策略和行为进行了分析:
毫无疑问,谷歌目前是世界上最创新的科技公司之一。虽然谷歌最为人所熟知的业务范围是搜索和广告,但在最近,他们的几个副业也引起了外界的普遍关注,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可穿戴技术(谷歌眼镜)、类人机器人、高空互联网广播气球、可检测眼泪中血糖含量的隐形眼镜、甚至是研究长生不老的项目。
这些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奇怪的项目当中,都蕴藏着一个相同的指导原则。在技术上面,谷歌并不只是想要循序渐进。笔者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为什么立业于信息查找、并提供广告服务的谷歌会在这些古怪的项目上面会不惜投入重金?
在上周,谷歌又收购了一家名为DeepMind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外界预计耗资至少4亿美元。曝光该消息的Re/code表示,本次收购“基本上是对于人工智能专利的收购。”报道指出,DeepMind拥有一支大约50人的团队,并已经斩获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投资,他们因此也被称为“专注于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家大型独立公司”。DeepMind由37岁的前国际象棋神童Demis Hassabis所成立,他还曾经被Mind Sports Olympiad称作“或许是历史上最优秀的游戏玩家”。有趣的是,据传Facebook也有意收购这家公司。
Boston Dynamics也是谷歌最近所收购的技术公司之一。这是一家机器人公司,他们生产的机器人具备机动能力,从而把传统依靠轮子运动的机器人替换成了外观和行动都更像人类、甚至是某种动物的机器人。Boston Dynamics同时还是一家领先的人类模拟软件提供商。他们的主要客户是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旗下产品包括两款双足机器人Atlas和Petman,这两部机器人拥有很高的自由度,几乎达到了人类的水平。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家公司,谷歌最近还收购了Flutter和Nest两家公司。前者的领域是手势识别,而后者是一家知名的智能家居公司。
由于DeepMind的要求,谷歌在收购自己之后需要成立一个伦理委员会,来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设定标准,以确保自己“不作恶”。实际上,这个伦理委员会听上去和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很像。
机器人三定律是著名的美国科幻小说家伊萨克•阿西莫夫在194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Runaround》中为机器人所设定的行为准则,它们分别是:
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
2.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3.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虽说对于DeepMind的收购主要是为了专利,但为什么谷歌会这些专利花费将近5亿美元?他们又为什么会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如此执着?
谷歌所收购的所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目前都隶属于Google X部门,这个专门负责重大技术进步的神秘部门由谷歌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以及科学家和企业家Astro Teller所管理。Teller说他们的目标是以10倍的数量级来升级技术,以及想出“科幻小说版的解决方案”。
英国《卫报》最近的一篇报道对于谷歌的想法进行了分析。报道称,驱动着谷歌创始人的是对于信息技术长期发展可能性的正确理解。自从1956年起,计算机的性能每18个月就会翻倍;而每隔一年,带宽会翻三倍,电子设备的存储空间会增加四倍。把这些趋势结合在一起,唯一合理的推论就是我们对于网络设备能力范围的假设亟待更新。
从Research at Google页面来看,答案很简单。谷歌内部大部门的基础架构都是基于语言、讲话、翻译和视觉处理。所有这些都取决于所谓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和人工智能。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会收集到数量大到超乎想像的直接或间接数据,这些数据会提供被谷歌称为“利益关系证据”的信息,并被应用到自适应学习算法当中,而这些智能算法则在那些我们还不了解的领域当中提供了机会。简而言之,通过对全球数百万用户每天的搜索/网页浏览习惯进行研究,谷歌很有可能在试图预测未来。他们知道我们想要什么,甚至在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
在去年5月份,谷歌成立了一个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来研究量子计算将能够如何推进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谷歌来说,这种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痴迷可能和建立更好的世界发展模式有关,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加准确地去预测未来的结果。如果谷歌想要治愈疾病,他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到疾病的发展模式;如果他们想要让汽车自己上路,就需要更好地去了解到交通网络的运作模式;如果他们想要建立有效的环境政策,就需要更好地去了解气候的变化模式;如果他们想要开发更实用的搜索引擎,就需要去更好地了解你和你是如何与网络内容进行交互的,从而为你带来量身定制的答案。或者说他们只是想要建立一支机器人大军,虽然这听起来很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