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平安城市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城市及用户正感受到这一工程带来的安全感。从2002年作为概念走进中国,到2012年全国一线城市完成平安城市建设,10年建设中,平安城市建设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在建设理念上也实现了新飞跃。
如果说中国用10年时间打造了平安城市的基础,那么今后几年中,平安城市将逐渐向智慧城市靠拢。在保证网络覆盖的同时,平安城市将更加注重云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安全保障的效率,打造智能高效的智慧型平安城市。
向智慧城市靠拢
平安城市是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的完整管理体系。其中,技术的发展最为迅速。从最初的模拟信号到现在的数字信号,从有线传输到3G无线传输,从单一视频管理到联网报警平台,平安城市建设见证了安保技术的发展。目前,平安城市网络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混合网络,无处不在的“泛在网”,已经将平安城市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然而,现阶段网络技术的进步并不能解决平安城市建设的所有问题。有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平安城市建设的系统基本上还处于“人盯人防”阶段。视频信息与PGIS、案件事件等相关信息没有进行关联,视频的智能分析应用尚未成熟,还处于摸索阶段。同时,各地统筹规划落实不到位,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部门间的信息没有实现共享,“信息孤岛”现象非常普遍。电子防控初步建设完成后的管理和维护出现问题,“建而不管”、“边建边坏”现象比较严重,各城市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
因此,视频网络建设只是平安城市的初级阶段,我国平安城市建设在技术和理念上仍需升级。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平安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正是向智慧城市靠拢。
云计算增强后台能力
什么是智慧城市?它将引领平安城市走向何方呢?业内专家表示,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
在保障公共安全领域,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靠拢将使平安城市不再完全依赖人力。传统的视频监控不能解决人力监管问题,但如果加上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智能分析等技术,就能够实现智能化视频处理警情,在第一时间快速发现问题。同时,高清视频及城市间的联网会产生大量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降低系统部署难度,减少管理和维护成本,使各子系统能够协同作战,对城市管理意义重大。例如,中兴通讯承建南京市公安局道路监控云项目,采用自研云存储系统实现了对六城区的道路视频监控图像的整合,对单个车牌在市内1个月的轨迹可以确保在1秒内完成查询,6个月内的轨迹可以确保在5秒内完成查询,6至12个月内的轨迹则可以确保在10秒内完成查询。
可见,智慧型平安城市需要强大的后台处理系统。视频前端仿佛是人的眼睛,而基于云计算的存储和分析仿佛人的大脑。目前,业内主要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着手为平安城市构建更加发达的大脑。
例如,中兴通讯的平安城市解决方案就基于云计算和云存储平台,融合了最新的物联网和智能分析技术。其中,基于分布式、虚拟化技术的云存储平台具有海量数据存储、超强扩展能力、高性能数据读写以及高可用等特点,可以解决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充分满足深度应用开发和使用的存储需求。而强大的智能分析云,可以对海量视频资源进行智能分析和应用的挖掘,贴合公安实战需求,拓展业务应用模式,从原来的事后查证向事中打击和事前预防延伸,提升主动预防能力。
拥有了更加智能的系统,我国平安城市建设将转变“重建设、轻应用”现状,这有助于提升公共安全部门的核心战斗力,进一步夯实社会稳定基矗
产业链准备就绪
未来几年,智慧城市的发展将带动平安城市快速升级。目前,我国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未来我国一线城市将着力向智慧城市靠拢,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网络城市。二三线城市将在其带动下,从平安乡镇到平安城市,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一步步迈进。
事实上,产业链已经为智慧平安城市建设做好了准备。智慧平安城市建设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业内专家表示,面对这一市场,拥有丰富部署经验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厂商将占得先机。目前,国内承建省级平安城市项目最多的企业是中兴通讯,共承建了200个平安城市监控项目应用。这些项目在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天津、山东、湖南、湖北、江西、新疆、内蒙、广东、贵州、江苏、陕西、重庆等多个省市服务于公安及相关部门,例如吉林省“天网”平安城市,江西省“天网”平安城市等。中兴通讯在安防行业连续多年被评选为平安城市建设推荐品牌、平安城市建设优秀安防工程企业。
可以预计,我国即将迎来智慧平安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也许未来的10年中,全国二三线城市也可以实现智慧城市之梦。
“外国客商对价格虽然不会太在意,但下订单非常谨慎,订单量可能要比去年春交会(广交会每年分春、秋两季)少两成。”第113届广交会二期26日临近尾声,从事玩具出口的南京商人黄琼玉对参展效果有了大致把握。
春交会前后通常是国外采购商确定本年度玩具“圣诞订单”的密集期,其成交情况直接影响中国玩具企业的全年业绩。中新社记者在广交会上采访发现,在外需不振、利润持续缩水等现状下,广交会上热盼“圣诞订单”的中国玩具企业,面临的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玩具出口形势自2008年至今没好转过,当年在流花展馆(广交会旧址),每天好像都有接不完的单,从早到晚没多少时间休息。”将五六年前参展广交会赚得钵满盆满与当下冷清情景对比时,黄琼玉显得有些惆怅。她与多位同事在展位内翘首以待,却不见多少外国客商来访。
黄琼玉无奈地说,她们公司原本最主要的欧美市场订单下滑严重,美国订单从原本占公司出口总订单量的30%降至不足5%,欧洲订单量减少过半,新开拓市场也只能弥补部分的订单流失。
中国玩具产业整体出口状况堪忧,去年尤为突出。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玩具出口第一大省的广东2012年玩具出口额同比下降8.32%,是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广东省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卓明说,众多的企业反映,2012年玩具海外订单减少15%至30%、生产成本增加25%。而对于今年玩具的出口形势,广交会参展商普遍持不乐观态度,当中不少人预计今年订单量只能微涨或勉强与去年持平。
广东参展商谢剑科表示,中国玩具出口主要市场欧美的客户迟迟不愿下单,是由于其经济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虽然美国经济有所复苏,但消费回暖的更多是日用品,玩具等属于非生活必需品,这些‘圣诞订单’复苏仍有待时日。而经济持续低迷的欧洲市场亦仍难言乐观。”
山东青岛的一家玩具企业老板金英德称,由于其公司生产中高端玩具,因而在近年的市场逆境中出口额每年保持增长约50万美元,但利润却一直在下滑,现已几近见底。金英德表示,相比外需疲软、行业整体萎缩等,汇率波动和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上涨、用工难,对玩具出口利润的冲击更令人沮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玩具出口产业多为“三来一补”模式,早已“疲态尽显”,企业长期靠加工、贴牌生产,赚取低廉利润,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脆弱;且多数企业缺乏成熟的销售渠道,也难形成自有品牌;人工成本持续上升,也让玩具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
不过一些参展商也从广交会上看到了“曙光”,并通过开拓新兴市尝产品创新升级等方式突围。黄琼玉坦言,即便广交会上玩具“圣诞订单”依然疲软,但还是有些惊喜,如俄罗斯客商来了很多,下单意愿也比较强烈,可见未来俄罗斯市场值得深入挖掘。
广交会上广东的一家玩具公司通过创立一批动漫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动漫配套的玩具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动漫的推广带动玩具销售,同时玩具产品又是动漫的‘活广告’,相得益彰”,该公司负责人说。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可能千篇一律,需要从本地的现状和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出发,每一个智慧城市都应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侧重点,以支持城市发展目标和更好地发挥城市特色。建设智慧城市,必须首先解决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问题。而顶层设计,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各重点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避免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高级阶段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是不同的概念,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在人类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先后提出了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和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是不同的概念,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必然结果,也是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而产生的最新城市发展理念。(一)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标志着数字城市建设开始起步,一直到2000年左右,数字城市的概念才逐步被广泛接受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国内众多城市的建设目标。数字城市是指基于3S技术、可视化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综合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和动态监测管理,强调实现城市运行和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网络化,强调的是城市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技术的初步应用。2008年IBM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城市信息化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智慧城市概念开始被广泛认知。有的学者和政府官员认为,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仅仅是一个概念的炒作,是某些跨国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商业利润或政治企图而大肆宣扬的技术工具。其实,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区别:在信息采集方式上,前者主要靠摄像头或监视器,后者主要依赖于传感设备;在网络基础设施上,前者是在基于计算机的互联网中进行数据传输,后者是在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中进行数据传输;在决策支持方面,前者为决策者提供大量的决策信息,后者为决策者提供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在新兴产业方面,前者催生的是生产、销售和售后等都依赖于数字技术的商品和服务,后者催生的是以庞大的数字内容和后台信息服务为主的新兴产业。所以,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数字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高级形态,两者属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我们常说的智能城市是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化的过渡阶段,它更多地从技术层面实现了城市运行与管理各方面的智能化。智能城市以人工智能、智能控制软件、专家决策系统技术及传感设备等现代信息科技为基础,利用智能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任务的共享,使城市的各种功能智能化运作。智慧城市强调的是业务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并且能够像人一样会“思考”,为决策者提供解决方案。因此,智慧城市必须以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为基础,没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没有扎实的信息产业支撑,没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没有具有良好信息素质的市民为基础,跨越数字城市发展阶段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必然是空中楼阁。(二)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应用,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技术基矗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突破进展,为移动宽带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优质、高速和泛在的3G服务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拓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空间,解决了信息高速传输的问题。物联网解决了信息自动采集、获取和传输的障碍,是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基矗云服务解决了信息高效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信息技术应用快速推广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系统集成技术能有效集成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信及业务应用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大集成大协同提供了可能。(三)智慧城市是信息系统的大集成大协同在数字城市建设阶段,随着信息化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各部门各业务系统基本建立了信息系统。而在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单部门、单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跨部门的系统应用。同时,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规模日益膨胀,资源消耗日趋严重,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日益明显,社会矛盾逐渐外露,城市的各个方面和各“部件”间的联动越来越密切,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考虑,要求对城市各“部件”的经济系统、城市运行与管理系统、城市服务系统进行大集成大协同。顶层设计重点在于如何实现目标顶层设计是在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指导下,旨在为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提供指导的“中观”文件。建设智慧城市,必须首先解决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问题。顶层设计,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各重点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避免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顶层设计是系统总体框架设计,是规划层面和技术层面之间衔接的问题。这里的“顶层”,是指逻辑的“顶层”,而不是指处于“顶层”的设计对象。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或信息化发展规划,其概念区别如下:发展战略(规划)是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宏观性的设计方案。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关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达到的目标、执行的任务,以及目标实现后的图景。发展战略高于规划。顶层设计是在发展战略(规划)的宏观指导下,为了落实规划而进行的较为详细的设计。顶层设计重点关注未来一段时间内执行的任务、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任务一定细节的描述。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规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规划)都是实施任务的指导性文件,在技术上具有宏观性。但是,两者重点不同,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在于设定宏观目标、任务,顶层设计重点在于实现目标,描述和解决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和业务系统、系统综合集成等);层级不同,发展战略(规划)层级略高于顶层设计,发展战略(规划)属于宏观指导性文件,顶层设计属于中观指导性文件;粒度不同,发展战略(规划)更概括一些,顶层设计更具体一些;可操作性不同,顶层设计的可操作性比发展战略(规划)的可操作性强。基于以上分析,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旨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导的宏观性文件,重点关注建设目标和任务;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在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指导下,旨在为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提供指导的中观性文件,重点关注和解决业务系统、综合集成、标准规范、共享体系等问题,为解决“智慧”难点提供指导。综合集成应用城市信息系统要建设智慧城市必须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并对城市中目前所有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集成与整合应用。智慧城市的重点内容包括:夯实智慧基础设施,实施智慧运行,开展智慧服务,发展智慧产业。要建设智慧城市必须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并对城市中目前所有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集成与整合应用,综合利用信息、知识、经验等资源和智能技术,使城市管理精确高效、城市服务及时便捷、城市运行安全可靠、城市经济智能绿色、城市生活安全舒适。(一)夯实智慧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宽带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引导电信运营商和用户,推进光纤网络入户到楼,加快老旧小区光纤入户改造,提高政府、企业和居民的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鼓励电信运营商在辖区公共场所部署WiFi无线宽带接入点,为公众提供免费无线宽带基本接入服务。大力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优先布局LTE、4G网络,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支持IPTV、移动多媒体等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引导电信运营商不断提升带宽速率,降低资费,提高电信服务质量。积极推进“三网融合”,鼓励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积极与市政管理部门等部门沟通,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井盖路灯、地下管线、建筑设施等城市部件的信息采集和运行监测。加快推进辖区内水、电、气等城市生命线智能化改造,建立动态监测、信息共享和科学决策的智能供气、供水、供电应用体系,提高城市运行保障水平。(二)实施智慧运行通过加强物联网、云计算、视频等技术手段在城市运行中的应用,实现智慧城市运行监测和智能安保应急,提高政府精准管理能力,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建立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在街道路口安装传感网络,实现交通信号灯根据车流状况自动优化调整,提高道路交通的自适应能力。开展车联网应用试点示范,利用物联网、二维码等信息技术实现对私家车、公务车、校车、渣土车等各类车辆的智能识别。利用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加强对食品药品、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的全过程动态监控。建设城市综合监管平台,在街道、社区、校园等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感知终端,实现公共安全实时监测管理。建立集城管、公安、环保、消防于一体的公共安全应急应战指挥平台,实现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实时调度。(三)开展智慧服务一要整合政务资源,促进业务协同,提供优质的智慧政务服务,让市民和企事业单位足不出户就能快速办理行政审批,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二要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要实现以个人空间为基础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均衡建设,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环境。三要打通分散独立的各类社保系统,提高为民服务效率。完善城市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和人力资源、用人单位、社保基金等核心数据库,整合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劳动就业登记、劳动仲裁和监察、社会保险、全民医保等公共服务能力。四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实现医疗管理与服务的全程智能。远程医疗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和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平台的实现,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完善和及时的医疗服务。五要智慧化管理社区多种元素,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基于各类现有智慧社区应用及未来物联网、云计算、宽带无线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深入挖掘社区居民衣、食、注行方面的信息化需求,挖掘社区物业与政务管理方面的需求,创新智慧社区应用。(四)发展智慧产业基于重点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全面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是国内主要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长期目标。具体包括建立数据完备、高度共享的公共基础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对城市进行全面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城市运行体系,具有智能分析识别功能的公共安全体系,全流程全覆盖的社会管理体系,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以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信息资源、业务流程、服务及人员高度协同的电子政务体系等。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重点工作还包括:消除部门间、行业间、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正确评估安全风险等,通过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运行感知化、城市管理网格化、社会服务精细化和高端产业融合化等路径逐步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