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作为时下最火热的IT行业词汇,随之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等围绕大数量的商业价值的利用逐渐成为行业人士争相追捧的利润焦点。拥有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经历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维克托最具洞见之处在于,他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4月23日,全球领先的大数据分析和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厂商Teradata(天睿公司)在北京举办“第13届Teradata大数据峰会”,这场国内最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峰会旨在聚焦数据仓库与数据探索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从而帮助中国客户建立大数据分析能力。海量数据中的商业机遇“可能感兴趣的人”“猜你喜欢”“购买此商品的人还购买了……”在你刷微博、网上购物时,经常会在相应的位置上见到如上提示。这些看似简单的用户体验背后,其实正孕育着被誉为“新油田”的大数据产业。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可以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这些数据又并非单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虽然大数据目前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商业价值已经显现出来。首先,手中握有数据的公司站在金矿上,基于数据交易即可产生很好的效益;其次,基于数据挖掘会有很多商业模式诞生,定位角度不同,或侧重数据分析。比如帮企业做内部数据挖掘,或侧重优化,帮企业更精准找到用户,降低营销成本,提高企业销售率,增加利润。据统计,目前大数据所形成的市场规模在51亿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此数据预计会上涨到530亿美元。Teradata(天睿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辛儿伦表示:“企业或政府单位对于数据的驾驭,从最基本的获取到整合、治理、探索、分析、汲取智能、到采取精确行动,这种全能力的建立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领先者”Teradata先发制人资料显示,Teradata(天睿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510家客户。客户类型包括了政府部门、通信运营商、商业和储蓄银行、航空公司、零售商等。由于国内广阔的市场,Teradata(天睿公司)非常注重在中国的发展,公司已和中国移动、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在通信运营商领域有这样一个案例。Teradata公司的一个电信客户想要发起定制的对外邮件进行促销,鼓励顾客访问位置最便利的门店。邮寄方需要确定离每位顾客距离不超过50英里的最近的三家门店。没有Teradata地理空间解决方案,公司得分析5500万个客户的相关位置数据,并确定他们和2000多家门店之间的关联。“完成这个分析工作需要进行650亿次复杂计算,且98.5%的结果都因为不能用而被丢弃。然而凭借Teradata地理空间解决方案,该客户得以排除不必要的分析计算。这使得查询执行时间从75分钟大幅缩短至3分钟性能提升达25倍。”Teradata技术负责人说,这些分析功能,在零售、金融、保险和通讯行业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因为Teradata天睿公司具备的专业性和与任何竞争对手的解决方案相比,其可以在更多层面上为客户实现增值并发掘商机,也就是说在任何行业和地区,Teradata的技术和专业技能都能创造不同。Teradata天睿公司又被评为“行业领导者”。目前,国内也有百分点、晶赞科技这样立足于大数据的创业公司。但新创公司进入数据服务领域存在三大挑战:一是有无全面开发技术的能力及实力;二是有无足够多的钱,做数据服务需要很多基础设施、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等,这些都需要有硬件投入;三是要跑得比大公司快。“大数据的前景大方向是符合趋势的,但具体产品和数据处理能力,可能是最终成败的因素。如何获得大量数据,数据的质量、相关性以及是否有好的处理能力和技术,最终应用的方向是商业化的关键。”一位分析人士如此表示。
大数据时代来临智能巨头Teradata“让决策者更聪明”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3-04-23 23:48:39 浏览:9254次
导读:大数据作为时下最火热的IT行业词汇,随之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等围绕大数量的商业价值的利用逐渐成为行业人士争相追捧的利润焦点。 拥有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经历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相关内容
- 5G-A如何助飞低空经济?探访全球首个5G-A机场通感一体基站|一线
-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探访中国首个五星5G工厂 中兴通讯副总裁陆平:5G革新了生产方式
- 苹果自研5G基带成了?被曝将先用在低价版iPhone上
- 天翼智库饶少阳:AI+5G融合助推高阶广泛智能落地
- 通讯观察|大模型赋能5G 通讯行业“AI+”大幕已拉开
- 2.2 Gbps:T-Mobile 刷新 5G 上传速度世界纪录
- 印度中产“新宠”:5G网络成生活必需,民众愿意为高速网络买单
- 爱立信详解5G发展瓶颈应对之法:从差异化到平台化
- 中国联通:拟向华为、中兴展开5G网络设备竞争性谈判采购
- AI+5G推动大模型基础设施化 为全面智能社会奠基
AiLab云推荐
最新资讯
本月热点
-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探访中国首个五星5G工厂 中兴通讯副总裁陆平:5G革新了生产方式
- 苹果自研5G基带细节曝光:3年3款芯片,全面替代高通
- 爱立信详解5G发展瓶颈应对之法:从差异化到平台化
- 5G网络:向未来演进,开启全面智能新时代
- 千亿规模!2024年运营商集采大盘点:5G建设集采仍占“大半壁江山”
- 天翼智库饶少阳:AI+5G融合助推高阶广泛智能落地
- 爱立信:5G需向能力开放,差异化连接寻求突破
-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5G商用遍布全球,仍需解决安全保障问题
- 5G规模化应用时间表确定 5G-A支撑低空经济加速落地 通信业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行业观察
- 中国广电曾庆军:5G NR广播扩展到卫星覆盖,国产芯片的车载音视频系统等均可预载功能
热门排行
-
如何买到便宜大碗的 5G 套餐?聊聊你也许不知道的 CPE、MiFi 和物联卡
阅读量:4360
-
5G-A商用加速:北京运营商齐发力,创新应用场景欣欣向荣
阅读量:4278
-
美版苹果 iPhone 16 Pro 实测:5G下载超400 Mbps、平均增幅23.7%
阅读量:3569
-
精彩回顾 | 5G-A与AI融合产业论坛行业大咖观点
阅读量:3281
-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5G发展仍面临两大挑战,“新质网络”将创造“新质价值”
阅读量:2477
-
消息称苹果首款自研 5G 芯片将有“短板”:不支持毫米波
阅读量: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