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知名媒体人程苓峰辞职独立创业,并通过微信自媒体赚取20万广告费的故事,被认为是“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一则经典案例,同时也让外界聚焦于自媒体的盈利模式。一圈探讨下来,唱衰的却占了上峰, “ 自媒体集体盈利困惑”、“必然会像独立博客那样衰败”等论调浮出水面。不过也有自媒体人表示,盈利并非自媒体的“集体烦恼”,能赚大钱的不在少数。
盈利是自媒体集体烦恼?
日前一场业内发布会上,在主办方媒体签到处出现了“自媒体”的标签,自媒体人与传统媒体记者以同等身份到场参会。“我所在的媒体版面不适合发布某些科技类稿件,而这是我本人笔下关注所在。”知名自媒体人潘越飞告诉《IT时报》记者。
另外一些自媒体人,则本身就是对应条线的记者,不过主办方认为其在自媒体上的表达更具特殊价值。“今后情况甚至可能发展为,某知名记者以自媒体身份去出席活动,而他的同事却代表其所在媒体前来采访。”潘越飞说。
在一些自媒体人看来,传统媒体表达上的顾忌,版面容量的限制,都得到更好的解决。简而言之,自媒体能让读者读到更有血有肉的内容。
但对于自媒体人而言,盈利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潘越飞坦承,在商业化方面,记者带有天然的基因缺失。单个记者营销推广乏力,于是之前数名知名记者组成了自媒体联盟,并获得小米、高朋等IT圈企业投放的广告,不过众人共同产生的广告收入,却仅仅与程苓峰一个人差不多。
最近,行业内不少声音将“可持续性”称为自媒体的“集体烦恼”:自媒体本身无法产生盈利,就难以可持续发展。
潘越飞说,大多记者转型自媒体还是在等待知名度最大化,有了知名度其他的东西自然会来。
垂直领域自媒体收获颇丰
不过,知名电商类自媒体人龚文祥表示,等待是不利的:“归根到底做个人自媒体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商业化,文绉绉的‘羞涩’将来下场会很惨!”
“程苓峰的广告赚20万,就被行业树立为中国第一个人自媒体,人人皆知并叫好。可很多人不知道,另一个自媒体,实际一年收入300万,客户多到需要年底以个人自媒体名义开上百人的广告客户答谢会。”龚文祥告诉《IT时报》记者。
目前微信平台上自媒体面临的问题,其实在微博自媒体时代就已有可借鉴之处。龚文祥认为,把盈利问题说成自媒体的“集体烦恼”,是行文者对“自媒体”理解得不深:“事实上自媒体的范围很广泛,由几大类别组成,其中垂直领域专业型的自媒体盈利状况都十分不错。而从记者转型为自媒体的,则玩票性质更浓,所以说盈利存在困难,这只是从媒体人看待自媒体的角度而已。”
据介绍,该收入300万的自媒体是“互联网的那点事”,虽然其影响力或不及程苓峰的10倍,但收入却超出后者10倍。事实上,包括龚文祥本人在内,垂直领域内有一大批自媒体的收入状况都比声名在外的同行更为理想,他一口气报出了六七个名字:“他们之所以不为行业所知,是因为他们一般不太想让外界知道自己的盈利状况,担心对自己的价值会产生影响。”
有趣的是,对收入秘而不宣,反而导致外界的期待值更高。就曾有人向龚文祥推荐价格上亿的私人飞机,认为其一定买得起。“哪里有赚那么多?我所说的这批自媒体,年收入都在50万元到上百万级别。”龚文祥说。
垂直领域的自媒体一开始就将自身价值进行最大的挖掘和公开化。龚文祥称自己对广告报价采取公开坦诚的方式:“发微博一条1000,参加论坛等一次10000,微博里经常出现三五条广告很正常。你一开始就说明了,外界对这种模式的猜测和质疑声反而倒少了。”
一个人单干有点难
谈到自媒体真正盈利的背后,龚文祥认为除了较明确的盈利性定位,只靠一个人单干也不足以持续。
相对于微博的字数发送受限、易受大量无效信息冲刷,如今微信公众平台很受自媒体欢迎,更可能实现将来的付费订阅。“但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操作成本较高,其发布模式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龚文祥说。个人从事自媒体,又没有盈利支撑,热情能保持多久?
据了解,在垂直领域收入较好的个人自媒体,很多已采取公司模式解决经营流程,进行正规的商业化运作。龚文祥自己就成立了公司,还有一些自媒体的团队已经有10多个人了,程苓峰的公众账号也变成“程苓峰和他的朋友们”了。
“你的确需要这些人,举个例子,需要人手去出席各种商业活动、专业论坛等,既积累资讯量,也可进行联络与推销。”龚文祥将这种对自媒体形象的日常推广比喻为“撒网”:“团队有人去撒鱼饵,有人则用网网住被吸引过来的鱼。但个人单干自媒体感觉是只撒鱼饵不收网,这就难在商业化上有所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