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需要改变制造业的结构,提升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业务所占比重,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合作型联盟,鼓励科研设施与技术信息共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培育一批“专而精、精而强”的中小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总书记还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密切跟踪、迎头赶上,走自主创新道路,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正视“中国制造”的大而不强
从产值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9.8%,跃居“世界第一”。据联合国《国际工业统计年鉴》统计,在22个工业大类中,中国制造业2010年有5个大类在世界名列第一,9个大类排名第二。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种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一半左右的手机、PC机、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都在中国生产。
然而,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并不只是以量取胜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制造”的附加值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例如,iPhone的利润中,苹果公司占58.5%,而我国大陆劳工成本只占1.8%。我国电脑零部件配套率已达95%,但主要是周边设备组装加工,利润率不到5%。2012年我国钢铁消费呈绝对量下降,每吨钢仅赚1.68元。DVD的出口均价不到45美元,专利费就高达20美元,除去成本,每台利润不到1美元。2011年《金融时报》全球500强企业中,美国有73家工业企业上榜,而中国大陆仅6家,与美国的差距甚大。
梳理“中国制造”的内涵与整体结构
纯粹的中国组装。这类制造处于价值链最底端的组装环节,利润和话语权都非常低。国内的“三来一补”有很大部分承接来件装配。一些成熟的产业如电子制造,甚至是智能手机、汽车等技术密集行业也将组装车间放在中国。
有品牌的中国组装没有“中国芯”。以联想电脑为例,它的“芯”全部来自于国外:操作系统用微软的Windows,CPU、芯处、显卡、无线网卡用英特尔的。电脑“芯”的制造和有品牌的组装利润差距可以达到2—3倍。
单纯的中国代工OEM。依照国际厂商的设计图并用自有机械设备代工生产,其附加值低。我省的虎门服装、东莞制鞋、顺德和中山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是采用OEM方式。
设计导向的中国代工ODM。制造企业可提供零部件或整机的多套设计方案,附加值比OEM要高。
零部件的中国制造。零部件的制造可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然而,国内许多产品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如电脑CPU、汽车发动机、智能手机芯片、空调压缩机等)基本上依赖于进口。
专用设备的中国制造。我国在专用设备制造领域还比较弱,国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有2/3的设备投资依靠进口。
缺乏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合资制造。一些跨国公司将合资企业视为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进而通过技术转让、零部件销售等获得隐形收益。
基于模仿创新的自主制造。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创新可以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
基于原始创新的自主制造。形成重要的科学技术突破,有非常强的话语权,可以引领行业的发展。
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使中国企业在“微笑曲线”上微笑
从以上对“中国制造”的梳理可以看出,有些“中国制造”名不副实,有些“中国制造”附加值、竞争力低下。为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需要改变制造业的结构,提升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业务所占比重,提高创新能力。
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中国制造”的标准竞争,占领标准的制高点。中国空调、彩电、DVD的产量已经是全球第一,但家电国际标准中由中国企业制定的尚不足0.3%。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技术标准若被国际性组织接受或采纳,可以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建议跟踪国际工业发展趋势,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中国制造”的标准进入国际标准。
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形成高端的自主知识产权。由于缺少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我国很多产业受制于人。我国自主研发的江淮D19TCI、长城TCI等发动机依然要向德国博世缴纳高昂的专利费。2010年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第四,但发明专利占世界发明总量不到2%。特别是具有品牌的企业要加大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投入,培养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以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技术为支撑,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高端装备等的集成应用。充分利用国内巨大内需的宝贵资源,处理好海内外两个市场的关系,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培育自主品牌。
通过大企业带动小企业,促进“中国制造”整体升级。建议制定支持制造网络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合作型联盟,鼓励科研设施与技术信息共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培育一批“专而精、精而强”的中小企业。
形成多元化创新体系,促进制造领域的技术成果转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高效能转换机构,推动制造领域的知识扩散和技术转移。
顺应行业边界模糊趋势,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的交叉融合。跨国公司通过现代服务业(如研发、设计、物流、营销、金融等)俘获了“中国制造”的组装、生产和加工过程。建议加强制造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研发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培育一批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机构,扶持成立技术成果转化的专业机构,形成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业务。例如,从OEM到ODM/OBM,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基础制造能力、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品牌创建能力,加快工艺流程升级、功能升级和产品升级,推进节能环保和低碳运作,间接提升企业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