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在2012年结束时,比2011年增长38.6%,达到365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并且会在随后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万亿元规模。 CNSPHOTO提供
“政策靴子”真正落地
●本报记者 张 惠
在《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政策支持下,这一新兴行业将吸引众多投资者进入,中国物联网市场将因此加快发展速度,网络覆盖面将逐步扩大,移动互联和各个细分产业的网络链接将更为紧密。由于物联网产业链分布广,具有很强的行业带领作用,此次《指导意见》出台,物联网产业链上的行业从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到设备、芯片等领域都将受益。
2011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囿于“过于宏观”,中国物联网的发展一直困顿不前。
2月17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的近期发展目标:“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国防建设等领域实现物联网试点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
此外,除了提出新的目标,《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还有,推出六大措施来为物联网发展保驾护航。而市场最为关心的资金来源方面,国务院表示,既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物联网市场,也支持物联网企业在国内外的直接融资。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很是肯定《指导意见》的出台,在他看来,以上种种亮点较之以往的物联网规划更具有可行性。“在全球化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物联网在经济提速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意见》的出台为物联网后期发展指明了方向。”
保障细化 可行性突现
《指导意见》提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推进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难得的机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但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基础薄弱、网络信息安全存在潜在隐患、一些地方出现盲目建设现象等问题,急需加强引导加快解决。
事实确实如此。薛胜文认为,当前物联网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各方面政策均不够完善。而《指导意见》的细化让物联网突破现有瓶颈成为可能。
其中,国务院推出的六大措施成为众多研究者讨论的焦点之一。六大措施包括: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财税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政策、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融资政策方面。长期关注和研究物联网产业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直言,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在投融资方面面临诸多问题,而且个个棘手。
问题之一是物联网产业债务融资困难,特别是一些初创的创新企业规模较小,既缺乏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又缺少必要的信用记录,所以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二是物联网产业资本融资不足,资本市场对企业直接融资设有最低资本规模、存续时间、净利润等诸多门槛;三是物联网产业投融资分配不均,发生在应用层面的投融资事件,无论是从规模还是频率上来看,都远远少于产业其他层面,造成产业发展瓶颈。
可喜的是伴随《指导意见》的出台,以上问题均有可能化解。在完善投融资政策方面,国务院提出,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加大对物联网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物联网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物联网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设立物联网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设立一批物联网创业投资基金。
在薛胜文看来,国务院此次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去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值得尤为关注。他认为,物联网尚属于新兴领域,企业大多数为民营性质,与物联网相关的上市公司中50%的都具有民营性质,因此鼓励民资进入有利于拓宽物联网产业的融资渠道,增强资金链的运转动力,为物流网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而弊端亦存在。“民间资本最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其缺乏稳定性,其流动性大的特点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这是薛胜文最大的担忧。
政策落地 物联网应用待加速
在未来主要任务中,《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技术研发,突破产业瓶颈;推动应用示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突出区域特色,科学有序发展;加强总体设计,完善标准体系;壮大核心产业,提高支撑能力;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兴业态;加强防护管理,保障信息安全;强化资源整合,促进协同共享。
那么,2013年中国的物联网应用会否结束曾经的困顿迎来高速发展呢?
对此,薛胜文深信不疑。他告诉记者称,2013年将是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在政策支持下,这一新兴行业将吸引众多投资者进入,中国物联网市场将因此加快发展速度,网络覆盖面将逐步扩大,移动互联和各个细分产业的网络链接将更为紧密。由于物联网产业链分布广,具有很强的行业带领作用,此次《指导意见》出台,物联网产业链上的行业从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到设备、芯片等领域都将受益。
薛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国联证券、华泰证券(601688)等多家券商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在2012年结束时,比2011年增长38.6%,达到365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并且会在随后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万亿元规模。
当然,《指导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投融资政策的出台,注定让相关企业喝彩,远望谷、新大洲、厦门信达(000701)、航天信息(600271)、高鸿股份(000851)、长电科技(600584)等上市公司均被看好。
物联网智库高级顾问、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柏斯维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亦强调,物联网投资,今后将集中在三个领域找到民间资本的身影:智能家居、传统行业的智能化,特别是智能工业和农业、北斗卫星应用。据记者了解,这一直是他本人关注的,并致力于宣传普及推广的方向。
“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格局仍旧是以嵌入式系统为主导,物联网将首先为移动互联网、安全安防、信息家电、商品物流等产业带来市场机会和经济效益。”这是柏斯维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