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作为新兴信息技术经过一段实践的发展,正在逐步“由虚八实”并在发展中呈现了与传统信息化应用所不同的特征,掀起了创新的浪潮。
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载体。如今全球已经有170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和试验,其中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开展最积极的地区中国已经有约70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目标。
可以看到,物联网作为新兴信息技术经过一段实践的发展,正在逐步“由虚八实”并在发展中呈现了与传统信息化应用所不同的特征,掀起了创新的浪潮。
碎片化市场急需标准化
运营商口中所言的物联网更多的还是M2M,而并非广义的物联网应用他们关注运营平台目前运营商做的主要工作是资源和系统的集成,如果只是简单的系统集成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深耕数年之后也会又会上演当初在互联网时代4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情节。
不过,目前运营商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把物联网当作是未来信息化服务的转型方向。在国内,物联网主要是以传感网络为主发展起来的虽然物联网的概念不局限于此,但仍存在一系列新特征和新问题。靳东滨将物联网的特征总结如下。
首先,物联网市场是一个碎片化的大市常“很多人谈及物联网开发会觉得市场空间很大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反而又觉得项目都很校”靳东滨这样说。各行各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物联网的需求让人觉得市场很大,具体到每一个用户,对产品数量的需求就变小了。
由于客户的信息化需求很分散,在这样的背景下,现阶段运营商只能将这些需求整合在一起,提供集成的解决方案。一定要结合物联网产业链资源,与合作伙伴一起联合推进,从产业创新八手,在智能农业、智能养殖,在车联网等领域,形成一批可以拷贝的,有规模推广效应的应用。
其次传感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差异很大,这是由于物理信息、物质信息的范围很广而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很多,其传递方式的不同为技术的推广带来了难度。
第三,业务的可管理性尚有欠缺。传统的传感网络应用一般局限于一个企业或部门内对其可管理性的要求并不高+而物理网需要的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平台,采集的信息要为受众服务因此需要业务的管理这是传感业务向物联网发展的一大缺陷。第四,是不同行业对技术需求特性的差异性大+成功经验在不同行业中的拷贝存在难度。靳东滨总结道造成以上这些特征和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增量需求缺乏、客户认知度不高,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尚处形成阶段缺乏能引领市场的强势企业主导,缺乏完整的资源基础如感节点,公共平台IPV6等,导致资源无法整台标准化进程较慢没有推出标准化应用产品。
专注服务模式创新
从未来发展来看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2013年,主要是应用的创新示范工程,2013年~加15年是技术创新和标准性创新,2010年是服务创新。运营商最大的资源是管道资源,但是物联网除了传输层之外,还有应用层和传感层。运营商可以跳出M2M业务的藩篱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专注服务模式创新。
从整体产业链来看,传感产业链主要包括获取数据,传输处理和数据的应用。在获取数据这一部分由于传感采集的信息千变万化因此从数据获取到数据传输中存在着多种网络相互沟通的困难,如原来通信网中没有的智能电表其信息传递量非常小,它集中后需要通过3G来采集信息当它集中后大量用户瞬间同时上传电表数据时不断启动信令,会使小数据流量多频次启动导致瘫痪这些问题不解决未来物联网的通信接口和沟通问题就会成为发展的束缚。在一些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的关键环节由于缺乏标准的支持如中间件应用程序平台,所以导致API开发工作难度较大时问长成本高,为此中国电信与标准公建的重要参与者和终端设备的合作研发者,如中兴和华为联合推出标准。
此外基础通讯层网络的建设也非常重要。中国电信和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集成者和参与者以及开发伙伴共同开发物联网的应用,以了解目前物联网的需求,同时中国电信在积极探索建立一个物联网的管理或应用平台以普及物联网并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并通过物联网的技术为社会提供成本更低、开发速度更快的平台。
不同角色各司其职
物联网的产业化需要有效创新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靳东滨将目前物联网领域的主体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原来就存在的传感网络的应用,其网络层不依托于公众的通信网传感网内部也可以形成这样个应用。
第二类是通过传感网M2M的终端连接到公用网它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数据专线到应用层面。
第三类是在点对点的应用以外增加中间件将不同网络中的信息通过中间件进行整合然后集中到服务器上,这种情况下中间件起了很大作用。
第四类是传感网络资源成为一个共享的基础资源,将整合的资源传递到公共网络。中间件既要为本行业或本系统提供应用服务,也要为相关企业甚至是整体的社会需要提供服务。这样相应的中间件管理就能够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目前这个层面的应用最多,而未来这个层面的应用也将最具有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