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0多亿个IPv4地址全部分配完毕。2012年6月,满足现有设备地址分配需求的新一代互联网传输协议IPv6正式上线。随着IPv4地址告罄,世界各国都不得不加快由IPv4向IPv6迁移的进度。IPv6是替代现行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具有比IPv4更丰富的IP地址空间。作为提高互联网容量的基础和先导,IPv6直接支撑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全球向IPv6的过渡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截至201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9.9%,超过全球平均普及率。清华大学教授李星表示:“假设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几年后翻一番,我们就再也没有多余的IPv4地址可用——除非向国外购买。今后3年,估计我国将出现1亿多个地址缺口。”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均所需IP地址会更多。 “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大力发展IPv6。
由于政策利好频出,目前行业内对于IPv6技术的商用前景颇为看好。2011年1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原则通过的《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提出“政府引导、应用驱动、积极过渡、开放创新、保障安全、跨越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十二五”期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实现IPv4与IPv6主流业务互通,网络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下降40%以上等关键目标,并明确提出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路线图,即分为商用试点和全面商用部署两个阶段。
然而,从IPv4到IPv6是一种质变,而这个质变的过程不会一夜间完成,需要较长时间。IPv6部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牵涉到网络、业务、用户终端、软件等方方面面。IPv6提供了巨大的技术创新机会和产业发展机会,但其发展也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业内专家表示,IPv6的发展是趋势,是一条不得不去走的道路,IPv6的地址优势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将是其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