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马云:中国商业的天气变了!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3-01-04 11:10:10   浏览:12270次  

导读: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的《人物》专版本期也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本版既报道国内外的大人物,也关注平凡的小人物。对一个或多个新闻人物、重量级人物及新锐人士进行全方位报道,报道形式以人物被关注的焦点问题、背景等内容为主,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开...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的《人物》专版本期也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本版既报道国内外的大人物,也关注平凡的小人物。对一个或多个新闻人物、重量级人物及新锐人士进行全方位报道,报道形式以人物被关注的焦点问题、背景等内容为主,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开版

  的话

  【入选理由】  201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人物档案】  马云,浙江绍兴人,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除此之外,马云还担任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300027)传媒集团董事等职务。在被曝将支付宝股权转移至自己名下公司之后,马云遭遇舆论“违背契约精神”的质疑。2011年6月14日,马云回应称其转移股权的决定“不完美”但“正确”。2012年12月12日,当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马云格言】  “40岁的时候,你必须明白什么是最强的,如果你做到最强最好,你才知道我能够最强最好地为别人服务。”

  2012年11月,电商业再掀一场集体狂欢。就在网民们忙着采购、电商们彻夜备货、物流商等着发货、银行急着结算时,马云却请了刘永好、史玉柱和沈国军等30多位好友到杭州喝茶。

  2012年11月30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旗下的淘宝网和天猫总交易额突破10000亿元。“电子商务早已不是以前很多人理解的‘虚拟经济’,而是实实在在的新经济。当下千万级的网商以及互联网环境下的每个消费者,都是新经济时代的第一批移民,他们将引导中国经济的转型。”曾经的外语老师、如今的“万亿侯”马云说。

  很少有人真正懂得“万亿”对于企业的意味。除中石油和中石化等极少数央企外,还没有哪家企业达到这一级别。只有在提到省际GDP时,媒体才会用“万亿俱乐部”来衡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11年GDP总额47.2万亿,淘宝 天猫的交易额约占GDP的2%。这一交易额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的消费品零售额,甚至超过了排名最靠后的云南、贵州、甘肃、新疆、海南、宁夏和青海七省的总和。马云也因此被开玩笑的网友冠上了“马省长”的称呼。

  2012年12月12日,马云出现在2012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现场。与他一起获奖的,还有王健林、杨元庆、梁稳根、宁高宁等人。在现场,王健林还与马云立下赌约——2022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50%,王健林给马云1亿,反之马云给王健林1亿。

  10000亿元,意味着阿里巴巴不仅把其他所有电商都远远抛在了后面,而且完成了对传统商业的颠覆。马云说:2012年,中国商业的天气变了。

  对话马云

  记者(以下称“记”):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的销售规模已经突破了10000亿,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马云(下称“马”):这不意味着我们做得多成功,而是意味着新经济起来,中国提了这么多年的转型升级的契机已经开始了,意味着2012年传统、保守、封闭的商业模式的大船沉没,新的开始起来。其实2011年年底我们就知道,2012年大概什么时候会过10000亿,重要的考虑是这10000亿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对于无数企业、制造业带来什么作用。所以我想2012年的10000亿,一个很强劲的信号带给制造业、给中国的商业界——天气变了。

  记:变化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马: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2012年国庆期间所有的零售商、超市和商场业绩都是急剧下滑,所有服装行业几乎活得都不顺,但是淘宝突破了10000亿,淘宝现在每天的女装要卖四个亿,这意味着什么,经济并没有不好,只是这头开始不好,那头开始好起来了。如果今天你还没看到天气变了,那你会很累。

  我们不是“职业杀手”

  记:过去一年多对电商来说是非常热闹的一年,但同时很多电商也在抱怨,这一年过得很焦虑、痛苦,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这又是怎样的一年?

  马:首先电商的焦虑不仅是过去一年,我想从第一天创立起一直是很艰难、很焦虑的。只不过过去大家焦虑的核心是期望值很高,过早地希望获得成功。我们跟别人不一样,我们对于三年、五年和八年的战略更关注,就像我2012年花很多时间去考虑三年五年后的事情,因为2012年的事情一月份就应该定了,我最近这几个月忙的是2013年的工作扫尾,2013年做的事情则要影响5年以后的格局。

  记:几个月前京东、苏宁跟国美曾爆发过一场电商大战,“双11”新大战也刚刚过去,你觉得两场战斗有什么区别?

  马:上一次阿里没有参加。我觉得“双11”不是电商大战,我们不知道跟谁战,也没什么战的,因为一贯地去看整个阿里的历史,我们很少把竞争当成主业,消灭竞争对手未必会赢。老想打败竞争对手的话,这个公司就变成了职业杀手。对手可能在你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增加一些麻烦,但不是关键,关键是怎么帮助你的客户成长。对于淘宝来讲,我们有600多万注册卖家、300多万活跃卖家,如何把这几百万名卖家服务好都来不及,忙什么电商大战。这次“双11”,阿里巴巴内部会倒是开了三四个,总共加起来就是两个多小时,主要是张勇(天猫总裁)、三丰(指淘宝网总裁姜鹏)他们在把握。我2011年开了一个玩笑,说2011年做了50多亿,希望2012年把“双11”搞得大一点,更好一点。我这么说了,然后他们就去做。

  记:媒体把“双11”大战的电商分两类,一是自主经营平台,还有一类是开放经营的平台,并且判断说:“双11”是两大平台之间的一场历史性对战?

  马:如果“双11”真正要有竞争,我们是跟传统零售行业、传统商业模式的大战。我个人坚定不移地认为,“双11”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信号,就是新经济、新的营销模式对传统营销模式的大战,让所有制造业贸易商们知道,今天形势变了。而我们跟其他电商竞争,那是不公平的,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跟我们竞争。

  记:其实阿里巴巴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去年淘宝面临的“售假”等风波。

  马:任何完善都有一个过程,毕竟淘宝才9年,阿里才13年,要走的路很长,在走的过程当中,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来。打假、知识产权的问题,国家、社会和这个时代都还没有解决,这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完全承担起来的。但是我们立志要解决它,并且完善它,我们不会退后半步。

  记: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和困难,你曾经宣布2012年是阿里巴巴修身养性的一年,你希望经历过这一年之后的阿里巴巴,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马:很重要的就是我们不参与所谓的电商大战,我们对于竞争毫无兴趣,但是我们对于颠覆昨天的东西、创造未来,很有兴趣。所以我们不是去看边上的对手,不是去看同业的对手,而是努力为未来创造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以及对阻碍未来发展的这些落后、不透明、不公正、不公开的东西,我们对推翻这些很有兴趣。

  实在无聊了,竞争一下

  记:你特别喜欢金庸的小说,那么阿里巴巴的江湖角色有什么变化吗?

  马:我们比以前更加有经验,以前我们只是考虑说我们为社会带来什么,做什么东西可以影响别人,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反作用力比想象的还要大。比如说打假,我们疯了去打,但是反作用力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我们今天要知道对于反作用力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最好的,有的时候不是你一厢情愿的,你想做一件好事,以为就能够达到的,其实还有它的背后因素,我们在这方面有了很多经验。

  记:现在你已经不再寻找对手?

  马:对。假设马云要去找对手的话,这个公司可能麻烦就大了。我们公司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公司,今天可能一些中层管理者还有对手的想法,但绝大部分高层把竞争只是作为一种乐趣、调节气氛而已。

  这就像是一个生态系统,不是把狮子全灭掉了以后,羊群就能活得很好。

  所以我觉得今天阿里在做的不是一家公司,我们更像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面,需要各色各样的动物,各色各样的植物,形成整个体系。

  记:你的对手往往是富有攻击性的,你如何保证自己的阵地不被攻击?

  马:如果淘宝是五年前的淘宝,八年前的淘宝,那可能对手对我们有危害,但是今天的淘宝,这些对手对我们是没有危害的。

  记:你为什么这么自信?

  马:无论从规模、体系、战略思考、布局、人才的组合以及整个商业模式,我们不是在一个层面上作战。这不是我们说大话、看不起别人,外行看起来我们都是电商,但是电子商务和网商是有区别的,阿里巴巴盯上的是网商,怎么样帮助别人把电子商务做成功,而不是我们跟电子商务企业抢饭碗。

  我自己觉得竞争是商业关系中不可避免的,当然它只是一种乐趣,你实在无聊了,竞争一下,让你的员工兴奋一下也可以,但是如果把竞争当成制胜的法宝,好像你杀了对手就能活,那是两个概念,因为对手层出不穷。

  我是企业家,不是生意人

  记:当一个企业家不琢磨赚钱,而在琢磨帮助其他企业赚钱,甚至帮助整个经济转型升级,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企业家?

  马:我相信只有企业家才会去思考。假如你是生意人,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生意人一般是以钱为主的。做企业家,你确实要考虑社会,要解决社会问题,这个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希望能帮助社会从商业领域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从数据、金融、中小企业、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入手,我们才能够跟国家的命运、跟世界的命运连在一起。

  阿里巴巴已经完成了赚钱,抓机会的时刻,如果说我们在2001年、2002年时把自己定位成做生意的公司,我同意。然而到2003年、2004年我们已经开始转型,从生意企业转型到商业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坚定选择什么是我们要赚的钱——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到今天我们这样的规模,这样的资源,假设还是继续围绕着赚钱,抢更多的机会的话,我觉得这个公司走不久。

  记:回顾阿里成长的道路,这家公司重建了很多游戏规则,但是当这些规则遇到制度的天花板时,又会发现走不下去了,这时候怎么办?

  马: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到来的时候,超越现有国家很多法律法规和制度,这是正常的,我也相信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有关部门会认识到,会调整自己。我们对所谓的改法律法规,我们不好这口,我们只想如何能把经济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更多的人的生活发生变化,更多的企业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生意机会,我们好这口。

  记:你不想通过企业家努力推动制度的变革?

  马:我推动淘宝的变革已经很累了,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

  48岁“万亿侯”的

  炼成与难题

  今年马云48岁。在他40岁时,淘宝刚完成每年1亿元的交易额,阿里巴巴B2B仍在挑大梁。而如今,淘宝和天猫已相继成为C2C和B2C的霸主。2012年三季度,中国C2C网购市场份额中淘宝占94.5%,B2C市场中天猫占54.6%。

  “阿里巴巴很幸运,能够适逢互联网这个时代,一起见证并参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给我们社会带来的一次次惊喜和改变”,12月3日,马云这样说道。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史。

  2003年淘宝在“非典”肆虐中诞生,当年交易额达到2000万元。当时有零售业人士断言,电商将无法逾越信用、支付和物流三座大山。但淘宝随即推出支付宝和阿里旺旺,第二年交易额就攀升至10亿元,这样的增长势头一直保持至今。

  2008年,主攻B2C的淘宝商城正式成立并开始招商,两年后更名为“天猫”。作为阿里的B2C平台,天猫向商城商家收取固定的“保证金 服务费”,商业模式更为清晰。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CFO蔡崇信曾表示,淘宝和天猫的平均利润率都超过50%。

  当然,在奔跑的过程中阿里巴巴也曾跌过不小的跟头。2010年的欺诈事件及2011年的假货风波令其千夫所指,马云不得不刮骨疗伤,挥泪斩卫哲,并斥资亿元专门用于打假。

  喜欢打太极的“风清扬”马云,还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了阿里巴巴“话事人”的问题——在2009年阿里巴巴十周年庆祝会上,马云宣布当初和他一起创业的“十八罗汉”集体辞职,这一“杯酒释兵权”举措也被视为是一家成长中的中国企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两年后,马云又通过收购雅虎持有的股份,彻底将控制权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中。随后,马云定下了三步走的战略:平台、金融、数据。

  依靠支付宝这颗棋子,马云早已成为第三方支付领域最重要的玩家。而依托电商大平台的信用记录,阿里巴巴小额信贷业务也在今年崭露头角,截至2月已为超过10万户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放贷金额超过170亿元。业内专家认为,如果阿里巴巴能获得商业银行牌照,它的小额贷款金额将超过民生银行(600016)和招商银行(600036)。8月,马云又与马化腾、马明哲“三马”联手,试水互联网新金融。

  其次是大数据,马云希望用大量数据做出一个经济气象台,“为每个小企业装上一个GPS,对经济宏观加以指导”。

  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还完成了“七剑下天山”,分拆成阿里巴巴国外、阿里巴巴国内、一淘、淘宝、天猫、聚划算和云计算七大业务,既分守各大关口,也组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电商大平台。这个平台在马云的设想中,10年后应能承载10万亿元的交易规模。

  但业内人士没有那么乐观:中国网购市场的增速已经放缓,阿里巴巴还面临着极大的税收隐患。目前包括京东、当当网和亚马逊中国等都已完善税收制度,淘宝却一直是“被国家税收遗忘的角落”。如今淘宝平台交易额达到万亿量级,向卖家征税被认为是大势所趋。此前马云也曾表示,网商需要时刻做好准备。

  在行业中的一家独大,也令阿里巴巴几乎成为公敌。“阿里虽然不能构成垄断,但在电商世界尤其是C2C领域,游戏规则基本上由其一家制定,这会让从业者毫无还手之力,就像去年发生的‘淘宝伤城’事件。”业内人士说。

  2012年,马云说天气变了。而当每次大变革来临,也往往会给落后者机会,“甚至会有大翻盘的机会,因为所有竞争者如今又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互联网观察人士说,尽管万亿当前,但过去马云口中所谓“拿着望远镜都看不到对手”的时代似乎也已经结束。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马云 阿里巴巴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