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年终大盘点:2012,这一年的移动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2-12-30 23:04:00   浏览:8703次  

导读:2012年,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度大范围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势不可挡。业内人士表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而这结合起来形成的移动互联网新领域,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 移动互联网的...
  2012年,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度大范围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势不可挡。业内人士表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而这结合起来形成的移动互联网新领域,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

  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它为人们带来的方便、快捷是任何领域不可比拟的。

  这一年,二维码、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手机搜索、移动定位服务、移动社交、App等新鲜事物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2012年中,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情况。

  二维码:功能与问题兼备

  二维码背后的趋势是整个世界的互联网化,和国外相比,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相对滞后,但是随着各种智能终端渗透率提高,移动电商生态体系逐渐成熟,人们发现了二维码重要的平台,其商业价值也日益凸显。

  二维码的流行,带来了更丰富的移动体验,人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如商家的优惠信息、支付信息、下载信息等等。

  但是,二维码虽然流行,其问题也随之而来。用户都喜欢见码扫一下,可是这手机病毒就能通过手机二维码进行传播,这类病毒常常会伪装成手机聊天软件,并通过手机二维码提供下载链接,用户一旦扫描这个手机二维码,可能就会进入陷阱中。

  移动App:五花八门却将面临受限

  据不完全统计,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自面世以来已经推出了大约100万个APP应用。谷歌应用商店Google Play也有超过了70万个应用。其中移动应用种类繁多,从工具类到游戏类,从儿童书画类到学习类。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数以万计的移动应用软件充斥着大大小小的移动设备。面对日益扩大却无人监管的应用市场,中国将对国内移动应用行业出台管理规定。

  在这些应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恶意应用软件,不仅窃取用户隐私数据,还存在着非法吸费的现象,无论对于用户还是整个行业,非法应用软件都是个灰色地带。

  对于拟定的移动应用行业管理规定,有望成为清理应用行业的强有力的工具。新规定中要求,智能手机厂商和平台供应商需要确保预安装应用和官方应用商店中的应用符合中国法律才可发售。

  移动支付:安全隐患

  移动支付如今也成为时下流行的支付方式了,通过手机连接网银或其他支付应用就可轻松为想要购买的物品付钱,或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付费信息也可实现轻松付款。

  有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已正式起草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标准,全国的银行、银联、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及各大信息安全厂商等企业也闻声而动,逐渐加大投入力度,全面进军移动支付市场。显然,大家都想来分一块“蛋糕”。

  方便的付款过程是人们所追求的,但这其中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发展移动支付要优先考虑安全性,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移动支付发展优先考虑的位置,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的安全。

  移动电子商务:势在必行

  有了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在必行。发展蓬勃的电商领域怎么能放弃“移动”这块大蛋糕呢?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移动购物在2012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就达到了482.7亿元,2011年的交易规模达到114.6亿元。显然,2012年相比2011年增长速率达到321.2%。

  移动社交:语音成为新宠

  人人网、开心网等耳熟能详的社交网站如今也都投身到移动的领域中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它也在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上网习惯。

  以前会使用网页登陆社交网站的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更方便的手机中,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消息或分享内容。用户习惯的改变也迫使各大社交网站聚焦移动互联网领域,打造出一片移动社交的新天地,近而与之相关的功能也一一显现出来。

  随着社交网站的不断火热,人们通过移动社交的需求也渐渐高涨。米聊、微信等等手机客户端都出现在了人们手中的智能机中,按下按键说几句话,就能与人轻松交谈。这就是移动社交的新趋势,语音的社交形式渐渐成为新宠。

  总之,依托智能手机的“智能”,移动互联网正以它不可抵挡的势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而这些都只是个开始。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移动 互联网 创业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