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大数据时代的云数据安全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2-12-27 16:39:18   浏览:11073次  

导读:在硅谷、全美乃至整个世界,人们对云计算的兴趣已经逐渐转移到了另一个更时髦的概念大数据(Big Data)上了。其实所谓的大数据,正是云计算、云端应用、各种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不断普及的结果,它在过去的4年间产生了几何级扩张的海量数据无论是围绕企业的销...
  在硅谷、全美乃至整个世界,人们对“云计算”的兴趣已经逐渐转移到了另一个更时髦的概念—“大数据”(Big Data)上了。其实所谓的“大数据”,正是云计算、云端应用、各种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不断普及的结果,它在过去的4年间产生了几何级扩张的海量数据—无论是围绕企业的销售、广告、组织架构、信息传播,还是公共事业、社会资源、基础设施管理,以及个人的照片、消费习惯、情趣和身份特征,都变成了以各种形式存储的数据。如何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控制隐私和公共空间的边界,并最大化它们的价值,成了很多种不同的业务—被技术驱动的业务。最大化数据的营销价值,是其中相当重要和活跃的一部分。

  消费者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如果你是一个流行音乐的爱好者,用自己的Facebook账户登录了媒体公司维亚康姆旗下的MTV官方网站,你可以直接观看上面最热门歌手Taylor Swift的MV录影“Safe&Sound”,然后右侧的边栏上,会提示你的Facebook好友当中有谁也观赏了这段录影,以及他们最近还观看了哪些内容。这项技术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而在背后实现匹配的工具,是Adobe驱动的。

  还比如在这个“Pinsanity”(拼来疯)的时代,让一款具有诱惑力的产品(比如它是一双“愤怒的小鸟”的定制帆布鞋)在Pinterest上被钉得到处都是其实算是最简单的营销方式了。那么,在“愤怒的小鸟”出品商Rovio官方网站的产品页面上给每幅图片加上一个“Pin it”的按钮应该是件很靠谱的事。在“Pin”的背后,可以直接在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追踪每一幅被“Pin”图片的数据来源、流量走向、用户构成以及区域等事关营销与消费的信息,而Adobe开发了它背后的实时分析、多媒体内容动态的发布以及数据提炼的工具。

  而当你决定发一条微博,这套工具或许可以告诉你:如果含有“乔治?拜登”作为关键词会有助于这条微博被以积极的态度转发,而带有“亚伯拉罕?林肯”字眼的话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不同关键词用字体大小和颜色显示它背后的舆情)。它还会显示不同关键词在不同年龄和阶层的用户中被提及的频度,帮助公关经理们在微博上遣词造句。它甚至可以变得可视化效果更强一点:当洛杉矶湖人队和达拉斯小牛队开战的时候,你可以在一幅美国地图全景上选择关键词查看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投票:选择湖人队的时候,你会看到西部的加州光芒闪烁,而得克萨斯州信号黯淡。如果选择达拉斯小牛队,情况可能会扭过来。

  “数字营销在今天不是一个简单的搜索、投放网络广告和社交工具的事,它要求你用多种工具的组合来管理这些资源,把营销的效果最大化。”美国服装品牌布鲁克斯兄弟(Brooks Brothers)负责渠道的执行副总裁肯?希夫(Ken Seiff)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布鲁克斯兄弟是Adobe数据营销套件的客户。

  它对产品界面的复杂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在广告、搜索关键词、内容发布、社交内容管理和营销预算控制等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平滑切换,以及结合不同的关键词、时间、地域、用户构成和预算范围的限定,瞬间变换成各种风格不同的柱状图、饼图、正态分布曲线、散点、色彩亮块和数据表格……这意味着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是它的命门。Adobe为此发布了Creative Cloud平台,对这些存储在亚马逊和RackSpace托管云服务商上的数据进行调配。

  但它也导致了明显的问题:由于产品结构相当复杂,这就决定了它的客户只能局限于那些大型公司。Adobe数字营销创新产品总监贾斯汀?米里克(Justin Merickel)承认全部的工具组合价格会比较昂贵,但他并未透露具体的标价。米里克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客户可以只选择购买其中的一个模块或几个模块的组合,但适用于它的企业规模至少需要50人。

  这意味着局限。作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软件提供商,Saleforce的客户范围涵盖各类企业,其中也包括初创企业。而就对数字营销的需求来说,那些亟需拓展品牌出路的初创企业和商户显然有更密集的需求,但Adobe迄今仍无解决它们需求的明显意图。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私有数据”的信息安全问题依然是最终用户绕不过去的心理门槛。世纪互联(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21Vianet Group, Inc. NASDAQ:VNET)云计算首席专家李志霄博士评论说:“云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以安全问题或法规壁垒为借口(例如政务内网不允许云化)会拖慢企业整个IT进化的进程。”

  对此,李志霄博士的解释是:“CIO所等待的完美的安全解决方案并不存在,这一点用三个问题就可以说明:1、只有技术,没有安全政策,企业风险评估与用户认知行吗?2、高可用性,保密性,正确性,三者有可能同时尽善尽美吗?3、有完全无法窃听的传输介质吗?很显然,至今仍没有一家公司可以给出完全肯定的答案。”

  李志霄博士认为,企业对于使用云技术的心理障碍来自于对云计算实际应用场景的认知缺乏。“数据安全是相对的。无论是否使用云,企业数据都有可能受到攻击。地球上只要有黑客,安全永远做不到100分,安全问题会始终存在。但在体制与专业技术的支持下,公共银行的安全性并不会比私人的保险箱更差。”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大数据 数据分析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