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科学院所在的高交会5号馆,就被一巨大的“物联网”网在其中。展馆中的“融汇平台”、“场馆感知”、“灾害防救科技”、“智慧社区”、“红外夜视感知技术”等,都是物联网在农业、工业、环境监测等行业的常见应用。小到智能家居,大到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无一不是依靠物联网技术才得以实现。虽然技术已经存在,但要真正进入百姓家却不是一两年就能实现的事情。业内人士在高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规模应用阶段还没有到来。
物联网现场监控PM2.5
“物联网”是什么,看看中科院在高交会5号专馆的“融汇平台”就能明白一二。
融汇平台是一块巨大的LED屏,屏幕上呈现出的是展馆内川流不息的人群。屏幕的右上角,实时显示5号馆的温度、湿度、光照和PM2.5等情况。工作人员为记者解开了融汇平台是如何工作的:场馆里设置了6个摄影镜头和5类传感器,对现场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处理、人流统计、能耗、视频监控等信息采集,通过无线传输到云计算平台进行智能处理,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在LED屏上进行呈现。
据现场专家介绍,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对人、机、物的三元融合”, 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组合作处徐静波博士说,物联网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这概念出现之前,很多技术其实已经存在了。
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汇联说,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以融汇平台为例,它展示项目就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前端感知技术、云计算系统软件平台,集中以信息交互、体验及数据形式向观众呈现智能农业、智能工业、民生科技、智慧社区、医疗等行业中的典型应用。
物联网大范围应用
智能家居是离我们最近的物联网。在5号馆的智能家居展区,记者用一部手机就能对房间的电器、电灯、窗帘等进行遥控。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某些已经配备了智能家居设备的高档社区,房间还可以根据主人的身体条件,自动监测、调节住宅的室内温湿度,甚至是当二氧化碳或者有害气体测试超标的时候,还可以自动打开窗户通风或者通过新风系统换气。
在物联网的帮助下,社区也可以变得“智能”。居民们足不出户,只需要通过电视,就能查询实时交通状况、车辆违章情况、家中的水电费用等。
不过,智能家居的技术虽然已经有了,但真正进入百姓家可能还要很长时间。相比家居生物,物联网在农业、食品溯源、电网、交通、工业、环境监测等行业的运用却更加广泛。
产业尚在培育阶段
在采访中,有专家认为,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规模应用阶段还没有到来。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昨日向记者表示,相较而言,物联网在社区管理,市政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比较容易推进。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统计,2011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为1271亿美元,预计2012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580亿美元,到2016年将达到4320亿美元,2012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率将接近28%。不过,物联网产业发展预期的“爆炸式增长”还未到来,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培育和产业链建设是下阶段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