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不少媒体报道,苹果供应链厂家富士康已开始在工厂添设机器工人,第一批1万台机器工人已部署在至少一家富士康工厂配装线上,今年年底将会有2万台机器工人出现在富士康工厂,并实现3年内100万台的目标。
自2010年起富士康劳务纠纷不断,所以这次郭台铭启用机器人是非常自然的事件,也可以看做手机行业代工的一个新趋势,但这对手机行业本身有什么冲击呢?
1. 手机代工领域龙头老大的影响力非同小可
富士康在手机代工领域一直是国内的龙头老大,世界知名电子品牌诺基亚、摩托罗拉、苹果等都是它的大客户,而国内的小米手机、盛大手机也是它的客户。所以它启用机器人放在生产第一线对手机成本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如果它成功了,结果只有一个,它把代工微薄的利润压得更低了,而其它的手机代工厂势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业务震荡,到时代工要是被富士康垄断了,代工价可是它说了算。
2. 选择机器人的全球优势?
成本方面,一个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为2-2.5万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3年的工资。但在德、美、日等国家,人力成本比中国要高得多,如果使用机器人更合算,日本等高人力成本国家会先大面积采用,过去富士康代工得以吸引全球众手机品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较低的人力成本, 但如果欧美国家跟富士康学习启用同样的机器人生产,成本控制的灵活性就大大降低。就拿苹果来说,iPhone 5是富士康装配过的最复杂的手机,如果大家都用差不多的机器人生产,它就没必要特意跑到中国来生产iPhone了,它最在乎的是你能不能继续保持过去只占用iPhone 利润的2.0%,并且利用人工的灵活性随时适应iPhone部件的快速迭代。换句话说,如果中国制造的优势失去了,我们还能买到这么便宜的国产机、山寨机么?
3. 机器人成本高昂
1)就成本来看,除了首次使用机器比较昂贵之外,大规模机器人的出现也会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
2)机器人不是通用的,需要不同零件和不同程序,尤其富士康为IT企业代工,更需要考虑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资金回收成本成为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3)需要攻克技术难题,目前市面上的“机械手”,它们多从事简单的机械运输、污染环境下作业等工种。尽管机械手的弯转可以达到360度,但仍然达不到人手那样的灵活程度。而手机代工中抛光、打磨、镭射打标、焊接、喷涂等需要人手亲自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
4. 手机迭代迅速 代工成本不降反升?
代工手机,本身就是产业链的末端,利润稀薄,现在换用机器人,研发、维修、管理、升级成本开始全部由代工企业自行负担,你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不管什么单子接下来,就强迫人力达到这个标准,而且工资成本可以一直控制在某个固定的数目。而手机行业恰恰是制造业中迭代最快的产品了,随之而来的机器人迭代成本会不会让手机代工成本不降反升,而最后为此买单的用户会不会意识到怎么手中的手机越来越贵?越来越雷同?
最后,此次机器人取代工人事件预示着国内手机制造由“劳动力密集”向“可持续发展”在转型,同时跟西方国家的差距也会慢慢缩小,但近5到10年内,只适合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 扮演“协助”而非“替代”人类的角色,如果要全部代替人工,谁也不敢保证会降低手机的制造成本?谁也不敢保证将来各个品牌的手机依然像现在这样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