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饿了。”“饿了就赶紧吃东西啊。”“不知道吃什么好。”“这个嘛,那我就推荐你吃一两块黑巧克力,它能迅速缓解饥饿感呢。”“我不爱吃巧克力。”“此题甚好,我却不会,待我加紧学习了再来答你。”
这是在网上流传的被很多网友调侃逗乐的一段人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对话。尽管最终智能手机没能给出什么实质性解决方案,但其颇有些冷幽默意味的回答,却令你忍不住莞尔。
事实上,智能手机会的还不只是对话。如果你想查找地图和线路,查询火车、航班或者天气,发短信或微博,甚至是讲故事、聊天,你都可以打开手机,发出语音指令。
这就是智能语音,尽管也受到非议——离真正的完全“智能”还有不近的距离,但它还是用自己似乎无所不能的力量,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除了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厂商也都推出了可以实现“语音控”的产品。
极具诱惑力的智能语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不仅国内厂商抓紧抢占市场,国外企业也纷纷抢滩,欲在中国市场分羹。对此,业内专家指出,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语音产业是我国信息产业中为数不多的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但在产业链整合、市场推广等方面却弱于国外企业。面对苹果、谷歌、微软等国外巨头的强势竞争,国内相关企业应该加紧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推广,借助智能语音产业联盟的力量,抱团作战。
现状 可与国外企业分庭抗礼
作为人机交互技术的一种,语音技术使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变得像人与人沟通一样简单。据了解,语音技术主要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编码、音色转换、口语评测、语音消噪和增强等技术。其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是两项非常关键的技术,让机器听懂人说话,用的是语音识别技术;让机器说话,用的是语音合成技术。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语音产业是我国信息产业中为数不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领域。语音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科学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和竞争的热点,尤其是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中应用比较早,智能手机也是目前语音技术的代表性应用领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副主任诸敏刚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
诸敏刚曾带领一个课题组,在2011年做过一项智能手机专利技术研究的课题,对语音识别技术的专利情况进行过细致的检索和深入的分析。诸敏刚介绍,早在2000年,我国智能手机领域就有了一定量的语音识别专利申请。在2004年之前,国外该领域专利申请的历年申请量大于国内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且在2004年达到了国外申请的峰值。这主要与国外申请人对语音识别技术研究开展较早有关。从2005年开始,国内申请人开始重视对该技术的研发和相应的资金投入,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于是,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涨,且大大超过国外申请人。尤其是2007年,国内申请人在该领域的年专利申请量达到40多件,而国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不到20件。
与语音识别技术相比,我国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更为成熟。据了解,国内汉语语音合成研究起步较晚,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基本与国际同步。
“2000年之前,我国智能语音市场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之后,国内厂商迎头赶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和国外厂商分庭抗礼。”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态势 遭遇国外IT巨头强势竞争
尽管目前国内企业在语音技术方面并不逊于国外企业,但在市场应用方面,中国相关企业却面临着国外IT巨头的强势竞争。
科大讯飞是我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目前,科大讯飞已经拥有56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16件,外观设计专利21件,其中多件专利涉及智能语音核心技术。
但在国内市场,科大讯飞的劲敌却不止一个。
首先是苹果。2011年苹果发布的iPhone 4S,最大的亮点被认为是增加了Siri语音助理,而其使用的正是基于后台云计算的语音识别技术。
“事实上,苹果早就在语音技术领域进行了专利布局。2000年至2010年间,苹果在该领域几乎每年都有一定量的专利申请。2008年之后,苹果语音识别的专利申请量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这说明其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已经突破了之前的技术发展瓶颈,解决了之前无法得到有效应用的技术问题,其专利申请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出现创新的活跃期。”诸敏刚表示。而前不久,美国专利商标局刚刚通过了苹果一件名为“智能自动助理”的专利,该专利描述了一种可以与用户对话的系统。
今年6月20日,科大讯飞“中文语音助理”应用软件“讯飞语点”正式推出iPhone版本并向苹果Appstore提出上线申请,但其上线申请却遭遇苹果的搁置。科大讯飞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因为“讯飞语点”与Siri有竞争关系。
而除了苹果,其它国外巨头也都凭借各自优势,在智能语音产业纷纷布局。早在1999年科大讯飞成立时,IBM、微软、摩托罗拉、英特尔等就已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语音研究基地,2004年才开始涉足语音领域的谷歌,也在2009年发布了中文语音搜索服务。
策略 加强创新整合资源抱团作战
苹果拥有结合紧密的软硬件和成熟的产业链,谷歌拥有开放的安卓系统,微软拥有几乎是垄断的操作系统。中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语音技术市场竞争中抢得发展先机?
“苹果、谷歌、微软的这些市场优势,国内厂商都不具备,因此在与这些巨头竞争时,就需要国内企业联合起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也正是因此,前不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科大讯飞牵头,与华为、联想、长虹、创维、上海汽车、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等19家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语音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据了解,中国语音产业联盟以“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原则,致力于整合产业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推进语音及语言产业的快速发展。刘庆峰认为,产业联盟的成立,有助于国内语音企业与国外巨头抗衡。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众多竞争者的加入,让语音产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泡沫。当前语音产品主要还停留在语音识别的层面,要真正面向大众并被大众广泛接受,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使用习惯,都还面临着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语音产业在短期内获得大规模营收还不太现实。但无论如何,未来语音产业的“蛋糕”是诱人,当前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应用开发也是必不可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