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国内公有云计算市场发展趋势解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2-11-02 21:50:04   浏览:8766次  

导读:近日,IDC(美国国际数据公司)指出,公有云计算服务将会在2015年成为产值高达729亿美元的市场,相较于2010年的215亿美元,每年增幅高达27.6%,可以预见,公有云计算将会推动信息技术产业未来25年的增长。 公有云,简单地解释,就是第三方通过自己的基础设施直...
  近日,IDC(美国国际数据公司)指出,公有云计算服务将会在2015年成为产值高达729亿美元的市场,相较于2010年的215亿美元,每年增幅高达27.6%,可以预见,公有云计算将会推动信息技术产业未来25年的增长。
  
  公有云,简单地解释,就是第三方通过自己的基础设施直接向外部用户提供服务。外部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并不拥有云计算资源。“目前,每个企业都自建一套IT系统,需要投资机房、设备和软硬件,建设周期长,再加上运维的成本,给企业造成很大负担和浪费。”公有云正是解决了以上的问题,它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能、专业运维,从而解决了一些资源不够丰富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难题。
  
  目前,得到认可的公有云提供商多是外国的厂商。诸如微软,IBM,亚马逊,谷歌等。但中国公有云目前尚不对外商发放牌照,这让全球各云计算大佬们颇为无奈。那么这对中国云计算市场有什么影响呢?笔者认为总体弊大于利。
  
  目前国内提供的很多公有云服务通常不区分企业级和消费者级用户,只要注册申请付费账号,都可以享受公有云的存储、网络或者软件服务。由于没有区分企业级和消费者级用户,一些公有云没有对响应水平和服务级别进行规定和划分,可能出现企业级需求在支付更多费用的情况下无法找到专门的响应服务,特殊或紧急状况无法处理。同时公有云的资源申请和分配管理一直是困扰使用者的大问题。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中国企业都没有做云计算的经验。阿里巴巴、盛大一直在做自我研发,腾讯则走了另外一条道路,他们希望借“云计算”之势,服务开放平台和旗下海量用户,新浪与百度也在经营自己的公有云平台。不能说笔者崇洋媚外,但是这些与国外相对成熟的云平台以及云服务来讲还差的太远。现在是市场经济年代,笔者认为我们现在的云计算不能走“闭关锁国”的老路,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展才能尽快追赶对手,甚至是超过对手。
  
  目前的国内云计算市场,看上去风起“云”涌,一派生机。但实际上,如何打破市场坚冰,改变传统IDC模式下的用户习惯,尽快建立起成熟的市场模式,是摆在所有对于云计算有着雄心壮志的互联网巨头面前的一道共同难题。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