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共同投资和利润分成等方式吸引合作伙伴的参与,一个由全新的云生态圈正在形成。
2012年IBM云计算大会中,来自金融、电信、政府等行业的用户现身说法,公开展示其与IBM合作的云计算案例。作为云计算最主要倡导企业的云计算部门负责人,王胜航对国内云计算的建设进程表示乐观。在他看来,云计算与传统IT不同,作为新的商业模式,必须引进生态圈概念,实现多方面强强合作,避免无序竞争的局面。
在过去一年中,王胜航领导的云计算事业部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搭建。在中国大陆,IBM更多地和国家、行业主导的机构协作,参与有影响的组织行业,推动云计算标准的建立。目前,IBM已经在多个城市、行业和研究机构中,参与了大量云计算标准的制定工作,为标准主导方提供技术发展方向上的建议和咨询服务,帮助中国的云计算生态圈快速地形成。
“我们会更加积极地去和关键行业里最主要的ISV合作。将传统IT技术与云计算模式结合,给行业提供更好的云计算应用。实现云计算模式下的双赢。”王胜航介绍。而事实上,IBM主导的云计算生态圈远远地超出了单纯的IT供应链概念。IBM的客户之间也正在成为朋友和合作伙伴。通过云平台的搭建,不同的行业能联系在一起,得到更多的资源,实现更好的合作。
IBM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自己的公有云服务,目前已经认证了超过3000家ISV基于IBM的公有云平台提供服务,实现与IBM的利润分成。而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于IBM目前尚未获得公有云运营牌照,因此更倾向于通过合作伙伴的方式推动公有云业务的开展。
王胜航介绍,目前IBM积极地开展与云计算产业链相关的各个单位,包括政府机构、运营商和服务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商业和公共事业领域积极拓展云计算生态链的范围。IBM提供基础架构的平台,与合作伙伴通过共同投资的方式实现运营并进行利润分成,甚至把合作伙伴的应用推广到其他的平台之中。“现在,已经有许多项目应用进行到试运营阶段,通过新生态模式推广。”王胜航介绍。他希望通过合作,各方能共同推出以具体应用为导向的公有云服务,提升云计算在全社会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夏添)
如何看待国内外云计算业务模式的不同和优劣?
在国外,云计算系统的建设大部分由企业主导,以逐利为主要目的。而在中国,有了地区政府和行业参与进云计算的建设之后,指导性作用更强,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未来的云计算可能产生哪些新的业务模式?
可以产生的新业务模式很多。比如在国外的公有云生态圈中,有的公司扮演代理角色。他的客户不定期地需要大量计算资源,但是不懂IT,他就能够在公有云服务商处租用一个基本的计算容量,通过他自己的网站或者二次开发,以转售的方式将这种计算资源卖给他的用户。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能否对未来云计算生态圈的发展进行预测?
未来个人消费者对云计算的推动将起到更大作用。在公有云体系中,个人消费的市场机会将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发展。而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企业也可以借助自己的云计算体系得到更多的业务发展。而如果能够提供跨界的应用,企业就可以扩张自己的业务领域,生态圈的结合会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