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物联网请注意前方“深水区” 金矿之下仍存风险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2-10-30 13:38:47   浏览:8517次  

导读:10月25日到27日,连续三天,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在无锡盛大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22家企业、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无锡,共商物联网发展,视角宏远、规模空前。而透过这次博览会,一个努力摆脱传统发展模式束缚、寻求可持续发展新路的产业也渐渐面...

  10月25日到27日,连续三天,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在无锡盛大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22家企业、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无锡,共商物联网发展,视角宏远、规模空前。而透过这次博览会,一个努力摆脱传统发展模式束缚、寻求可持续发展新路的产业也渐渐“面貌清晰”。业内人士直言:物联网产业体系正在形成,但发展仍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前方已是无可回避的“深水区”。

  新兴产业已牵动原有利益格局

  无锡骏通科技公司的总工程师陈超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他们推出的一套智能物流系统在好几家物流公司接连遭遇“滑铁卢”,司机纷纷抱怨“不会用”、“经常坏”。经多方查证的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滑铁卢”的制造者正是这些司机。

  “以油罐车系统为例,装上监控、传感、定位装置后,车辆的一举一动都能记录在案,随便拿走一点油都逃不过总部的眼睛。”陈超解释,以往司机们都能从每次任务中获得一些“油水”,因为难以监管,公司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正因如此,预感到“奶酪”将被拿走的司机往往会以各种原因抗拒这些传感器。

  业内人士还透露,我市新区很多日资企业的物流系统中仍在大量使用“原始”的条形码,这些企业本有实力和技术上马更为先进的智能传感物流系统,但考虑到综合成本,他们还是坚持使用更为廉价的“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就像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一样,新兴产业会产生一种“人和机器”的矛盾,而从深层次看,越往后“人和人”的矛盾则更为凸显。

  从互联网时代迈向物联网时代,必然涉及利益各方的蛋糕重新分配,从运营商到IT巨头、从原有的微电子企业到新加入的传感技术软件商,诸多未知因素影响着物联网产业的前途。专家再次提醒,一个产业要高速发展,必须有几大动力:一是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二是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三是较合理的行业利益创造和分配循环模式,否则必将走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多方逐鹿,标准到底谁说了算?

  “物联网”中,RFID标签可谓最为关键的技术与产品环节。但中国在RFID底层专利上并无主导权,全球RFID 专利布局战已延续多年,而中国这一领域专利申请量300个不到,仅为美国的6.5%、日本的45.7%。

  从加拿大归来的“530”博士高向阳说,某些观点认为在物联网领域中国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实差得还很远。就拿硬件来说,即使是同样的一只RFID传感器,国货的精度、可靠性和洋货还有一定距离,更不用说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落差了。

  和高向阳着眼硬件不同,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技术负责人蒋泽民更为关注软件大平台的建设。他说,由于规模小、较分散,也由于缺乏统一的平台,使得每个小的物联网系统里面有60%以上的部分都是互相重叠的,导致很多重复的开发和投资。联通目前已开发出具有物联网普适性的“电子身份证”,但蒋泽民也坦言,目前这“只是联通的标准”。

  缺乏标准,对物联网产业来说已埋下隐患。参加这次博览会的苏州捷安公司专业从事农业物联网研究和应用,公司负责人胡海滨说,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现在基本上和农业物联网相关公司都是“各自为战”,数据接口的不一样给将来的统一和共享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专家分析,从目前发展状况看,物联网的价值重点和难点在各行业的应用层,发展制约因素在通信层和中间件传感层,传感层、中间平台技术以及软件的突破、标准的建立,将决定物联网发展速度与产业话语权。

  深度推进,金矿之下仍存风险

  对于物联网产业本身的推进,业内人士普遍乐观。赛联信息产业研究院院长祈晓荔的分析颇具代表性:“部分物联网应用渐趋成熟,区域差异化开始明朗,无线接入将成为未来物联网的主要接口,云计算平台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大量企业应用物联网使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并将会带动其它层面的发展。”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来,物联网的深度推进中隐藏着一个“大金矿”。“在淘宝网上,一天的交易数千万笔,数据量大概是20个TB。全世界互联网上一天的信息量如果装在DVD光盘上,要装1.68亿张。”这样惊人的数据量,让后台对“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有望成为一个新兴的庞大产业。

  但海量数据同时也带来风险。当物联网技术与日常生活日渐相融,其涉及的大量敏感信息资源安全亟待关注,此次博览会上,物联网基础理论系统的首席架构师丹尼尔·恩格斯博士甚至直言,“我们需要保卫每一台烤面包机”。在未来高速网络支持下,手机、电脑摄像头,甚至冰箱、微波炉,都可在不知不觉中协助记录人类的身体、行为、习惯、饮食摄入、周围环境、沟通和社交活动等各类信息,一旦被别有用心者获取,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无锡物联网系统检测与安全服务平台技术负责人耿磊眼中,物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安保”问题有些类似,但难度更大。“任何系统都没有绝对的安全,”他话锋一转,“但完全可以凭借技术、机制互补,通过提高人的防范意识来实现相对的安全。”(刘纯)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物联网 产业链 商业价值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