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是物联网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说到智能交通,我想先谈谈物联网。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了“物联网”这个概念。物联网是指通过RFID、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物联网对技术的要求之高,可见一斑。物联网的确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能实现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
在这个智慧的世界中,有着众多的应用领域,譬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工业、智能环境与安全监测等等。但在众多应用领域中,我认为,智能交通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将引领物联网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生活的范围,走出去成为一种必然。地球村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再陌生,那么是什么能把地球变成村呢?因素当然是很多的,可便捷的交通在在这个过程中,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便捷的交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才成为了可能。
中国入世以来,机动车市场发展迅猛,2009年开始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国人机动车数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持续增长,近五年中国机动车数量年均增量达1519万辆,2011年全年更是增加1773万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为2.25亿辆,其中汽车达到1.06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36亿人。
数字的攀升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欣喜,因为过多的交通工具在短时间内涌向道路,对道路安全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原有的道路不能承载如此多的车辆,引导车辆交通是一个重中之重。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攀升,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尽管快速便捷的交通,是我们所期待的。可它带来的并不都是正面的影响,也有一些负面因素,例如资源不足、停车紧张、交通堵塞、交通事故汽车后市场准备不足等问题,逐渐上升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根据中国安防展览网的数据,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国内一年的死亡人数已过7万人,受伤人数达到30万。令人震惊的是,道路交通事故甚至蔓延到校车。在2011年3月第一宗校车交通事故被媒体曝光后,全国校车事故惨剧不断上演。
据不完全统计,单单是2011年3月--12月,媒体曝光的校车事故已经达到20多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据全球最大的技术专家联盟IEEE表示,几乎每场交通事故都是由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根据2011年11月造成20人死亡的校车特大事故的政府通报中,得出事故原因:“校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规超载,左道超速逆行”“因大雾天气影响,货车和校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力”等,由此说明,在这起事故中驾驶员的过失占相当大的责任,如果将智能安全行车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上,校车事故,甚至普通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将大大降低。
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远远比所提供的数字要大得多。因为,一个人的不幸并不能截止在一个人身上,而往往会给亲人、朋友,甚至匆匆而过的陌生人带来感伤、痛苦,甚至绝望。
传统的出行方式,正一步步地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出行方式应运而生。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掀起一个技术革命,保证出行安全显然是众多要求中最重要的。生命是可贵的,没有了生命,其他的要求又何谈呢?安全、高效的出行,是所要达到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做到?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之前是存在着时间差的。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时间的,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欲速则不达。
本着人本主义的关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到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并已形成21世纪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
智能交通系统(ITS)以信息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三者紧密协调、和谐统一,建立起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的核心思想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等有效地整合与集成,应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
有众多先进技术的支持,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又是一个必然中的必然。
出行,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非奢侈品,所以,要加大力度来满足,而非限制。
有报告显示,至2020年智能交通的顶尖连接应用为车联网。随着对被盗车辆的找回、保险信息通讯业务和娱乐等服务的需求的增加,车联网设备将日益普及。寻求产品多元化和希望增加创收渠道的汽车生产商以及需要连接设备的插电式电动车的发展将推动这一趋势。
车联网如今被炒得如火如荼,那么什么是车联网呢?车联网是指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
事实证明,车联网并非只是一个美好的畅想,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进步的,是可行的。目前车联网的应用主要针对车辆的导航,安防,娱乐等功能,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智能交通,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有实践。主要应用在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两方面。
在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北京实施了“科技奥运”智能交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上海建设了世博会智能交通系统,集出行信息、智能公交、交通监控、决策支持、电子收费、应急救援等功能于一体;广州、中山、深圳、天津、重庆、济南、青岛、杭州等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也各自进行了尝试。
在高速公路方面,2007年底,我国实行高速公路收费的29个省区市中,已有27个实现了省区市内不同范围的联网,联网里程占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的88.0%。
智能交通领域目前发展非常迅速,2010年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安全问题将推动智能交通市场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将达到400亿元。
智能交通前景广阔,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家。近年来的平安城市建设,为道路监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200多家企业从事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相关产品的生产。有200多家企业,从事3S领域。此外,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智能交通具有很好的发展现状,同样,它的未来是美好的。并不是遥远的,只要加快技术应用与实施,将很快实现。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稳步发展,而完善、高效的交通系统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为了使我国交通运输体系满足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我国政府已将ITS作为我国未来交通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优先领域给予重点支持,根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所提供的数据,预计2009-2016年,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077.58亿元。国家对智能交通的资金的大量投入,为国内车联网发展注入雄厚的资金,促进其快速的发展;同时智能交通技术在道路交通的应用有利于包含校车司机在内的广大驾驶者日常行车安全。
总的说来,智能交通系统在缓解交通堵塞、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交通事故等方面有着积极的社会经济效应。对于智能交通的投入,绝对是物有所值。ITS产生的社会效益不言而喻,也必然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其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行业面很广,产业带动能力很强,因此,其市场潜力之巨大是难以估量的。
全球范围来看,发展智能交通是一个必然趋势。而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发展水平很高,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智慧水平的标志。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ITS发展水平很高,而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初具规模。中国刚刚起步,还有较大的空间。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任重而道远。
面对国际竞争中的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我们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发展智能交通交通,全面加强产业结合,发展关键信息技术,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产业基础建设,依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总体布局原则。采取市场决策和行政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体系,倾力打造国家智能交通服务应用,通过多方合作,形成合力,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国智能交通应用业务。牢牢把握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做好应用示范,完善产业环境。
毕竟,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是一种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兴交通运输系统。它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效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2009年,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从此,物联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下,正处于“十二五”的第二年,在物联网成熟之际,以“感知”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汽车,是大众的迫切要求,必将掀起新的革命。
国内车联网的健康、成熟的发展有利于国内智能交通安全系统的完善建立,有利于提高广大驾驶者的日常行车的安全系数,让人们享受畅通无阻的、安全便捷的公共交通环境。未来,物联网技术及产品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将更加普遍。它必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汽车时代,汽车的智能化即将全面到来。
智能交通,作为物联网时代的先行者,保障人们出行安全、舒适的同时,也将大大推动物联网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