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我们给自己套上了“科技绞索”? 人类可能出现的“科技灾难”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2-10-17 10:40:29   浏览:13399次  

导读:好莱坞大片《2012》让许多人体验了一把世界末日的感觉,片中地壳大幅移动及随之而来的南北极反转、滔天洪水,让整个人类文明面临灭顶之灾。这些惨烈场景固然是编剧杜撰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类确实面临着可能到来的灾难。与电影中不同的是,这场灾难是...

  好莱坞大片《2012》让许多人体验了一把世界末日的感觉,片中地壳大幅移动及随之而来的南北极反转、滔天洪水,让整个人类文明面临灭顶之灾。这些惨烈场景固然是编剧杜撰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类确实面临着可能到来的灾难。与电影中不同的是,这场灾难是人类为之骄傲的科技带来的。美国Cracked网站近日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科技灾难进行了总结。

  对地球约46亿年的年龄来说,人类存在的历史可谓昙花一现。即便如此,工业文明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流水化作业的工厂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喷气式客机来往各大洲间,计算机网络更是将全球联系在一起……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却有人担心这只是人类走向毁灭前的回光返照,因为有些技术让人类自身的地位受到挑战。

  举例来说,原子弹就是原子能工业的顶级产品,但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却让地球首次面临在瞬间被自己毁灭的危险,类似的例子还有生化武器等。在今天看来,人类正往自己颈上套的绞索,主要来自人工智能领域。如一些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有一天人类可能会制造出比自己更聪明的计算机、机器人,它们能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类工作,人类可能被淘汰。这种场景被称为“技术奇点”(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意思是人类的技术正在呈指数级发展,就像宇宙爆炸前那个奇点一样,人类可能也正在不断逼近更加恢宏的技术爆炸的奇点。当然,它是否会出现还存在很大争议。下面是美国Cracked网站对人类科技灾难前景的预测。

  机器人取代人类

  机械生命体有没有可能拥有高等智慧?人类早已设想过这样的情景,比如“变形金刚”。目前人类尚无法制造出像变形金刚一样拥有高等智慧、逻辑思维、复杂感情的机器人。这是否意味着,机器人就是没人类聪明?不一定。

  在日常生活中,机器的数量早已大大超过人类。如果将这些机器比喻成智能程度很低的机器人,它们的确不足以对人类造成威胁,因为它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控制权也完全掌握在人类手中。但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这从现在发生的事情上就可一窥端倪。

  首先,人类正试图将自己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机器控制机器”成为主流,更多的控制权被交给效率更高、吃苦耐劳的机器;其次,机器人作为机器的最高级别已经越来越聪明,人工智能专家正在将越来越多的智慧元素添加进去,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实际上已有了部分智能。

  有人担心,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有一天人类将变成另一个“物种”——机器人的奴隶。它们看待我们,就像我们现在看待那些智慧程度远不及人类的动物一样,如果人类试图像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斯那样起义,可能遭到机器人的血腥镇压。

  超级计算机智慧超越人类

  如果有人不屑于超级计算机的能力,至少应该惊叹于它们不可思议的发展速度。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在美国诞生,每秒只能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计算。1997年,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打败当时的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让整个世界为之一震。而2009年11月16日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上,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美洲虎”每秒运算次数已超过千万亿次。

  作为人工智能的“拳头产品”,超级计算机正试图接近并超越人类智慧。2007年,致力于大脑与心智研究的国际“蓝脑计划”研究小组,借助一台拥有8T内存、32768个处理器的IBM“蓝色基因”超级计算机,成功建立了一个老鼠级别的大脑皮层模型,该模型拥有5500万个神经元和4420千亿个突触。2009年7月,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表示,人造大脑将在10年内问世。

  作为各种机器以至机器人的“最高指挥部”,超级计算机也拥有惊人的能量。电影《机械公敌》中,就出现了众机器人在超级计算机的指挥下揭竿而起的情景。

  人与电脑合为一体

  到目前为止,“人机合一”是人与自己的“智慧产物”关系中,人类得以善终的较理想模式,人类终于不必被消灭或沦为奴隶。这种设想建立在这样的现象上:人类越来越依赖机器,而机器又由电脑控制,电脑又必须由人类制造,“人机合一”实为人与电脑互相依赖。现在一些人的工作已经到了离开电脑就不行的地步,但还远没有达到“人机合一”的地步,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相当一部分,如农业、手工业以及某些工业领域等,对电脑的依赖性还不大。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剑的另外一面是抛弃传统、环境恶化、过度依赖技术。对机器的依赖可能影响人类未来的形态发展,如长期使用交通工具会使双腿退化,大量用脑让大脑变得更大。2008年上映的动画电影《瓦力》中,人喝饮料需要机器人喂,走路随时都有交通工具接送,矮墩墩的人类从椅子上掉下后,自己都难以爬起来,在让人捧腹的同时也让人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们与电脑形成了共生关系,这个世界将会怎样?

  电子人大规模出现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未来某天你和其他人在一起工作,旁边一个“人”无意中将手弄破了,露出里面的金属丝线,浅褐色的液体流出,你这才明白,原来他是电子人。这是美国科幻大片《异形2》中的场景。有一天生活中会到处是电子人——听起来可能有些匪夷所思,但人类电子化的确是一种趋势。

  一个较知名的电子人的例子,是美国作家迈克尔·科罗斯特。科罗斯特生下来时就几乎全聋了,而现在他听得见,全得益于一种耳蜗植入的电子技术。2006年他所著的《重生:成为电脑零件怎样让我更像人类》获得当年的美国金笔图书奖,引起了很大关注。

  越来越多像科罗斯特那样的电子人正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一趋势在未来会进一步扩大。未来几十年中,会出现更多更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以更好地帮助人类去听、去看,变成人体内的骨骼、肌肉、器官,甚至植入皮下帮我们操纵身体。目前科学家已在人造器官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再辅以人工智能技术,完全意义上的电子人的出现并非遥不可及。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