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对提升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信息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繁荣物联网产业不仅需要市场、企业等相关产业链的积极推动,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也是重要推力。
据报道,2012年物联网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目前正在各地开展,物联网专项基金“十二五”期间将累计发放50亿元,2011年发放了5亿元,2012年物联网专项基金发放规模有望超过10亿元。
专项补贴催热物联网板块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相关的应用主要由政府推动,市场需求尚未出现爆发式增长,因此,物联网专项基金也就成为了产业链各方的争夺标的。与此同时,第三届物联网大会召开在即,沪深两市物联网板块逐渐升温。
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看来,2011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就已经超过2600亿元,发展势头锐不可当。有机构指出,行业应用将成为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然而目前政策依然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推力。
今年2月份,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明确到2015年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规划”的发布让物联网产业实现了由千亿到万亿的市场跨越。未来五年整个物联网行业年均增长超过30%。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达到五千亿以上,2020可能翻一倍。
从物联网产业自身发展看来,赛迪投资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三大特征:产业发展“强者愈强”,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产业分布“多点开花”,热点地区将不断蓬勃涌现。目前,除一、二线重点城市外,国内众多三、四线城市也正积极谋划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产业演变“合纵连横”,区域分工将进一步显现。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需要制定适合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以保证其正常、有序发展。
行业应用成产业发展驱动力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物联网产业投融资活跃端主要集中在平台层和感知层,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1年物联网产业传输层和平台层共发生投融资事件40起,涉及金额120.72亿元。行业正在从产业链的底端的支撑感知层向顶端的应用层前进。而传输层和平台层承接了物联网产业下游RFID等成熟行业应用则成为了未来新兴的市场。
当前物联网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产业链各方对物联网应用层面的布局还远远不足,物联网应用是面向社会的庞大应用体系和高端学科,不仅需要多种复杂的信息技术,还涉及各行各业,产业链多线交叉。
在具体的应用方面,安防、移动支付、溯源等物联网应用率先破局。自去年四月份开始,中国银联公布移动近场支付使用13.56MHz标准,移动支付的最后一公里已经被打通。移动支付作为物联网的排头兵,在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引爆零售业,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专属食品药品安全数据运管平台建设,近日在安徽亳州举行启动仪式,这意味着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只要用上物联网技术,对生猪养殖、出笼、屠宰、运输、销售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测,记录下每道流程的真实数据,就能真实反映食品的状况,消费者可以根据食品追溯标签,随时随地用手机或电脑上网查询。
发展物联网不仅仅是提高具体产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有了物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些智能化的应用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物联网发展跻身产业链上游
物联网是一个多技术融合、多设备连接、多渠道传输、多项目应用、多领域交叉的一个大“网”,因此所有的接口、规格、通信协议等都需要有国家标准的指引。由我国提交的《信息技术支持智能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的服务和接口规范》近日获得国际传感器网络工作组(WG7)的认可,这项提案有望于今年年底成为正式国际标准。这意味着,我国物联网发展有望跻身产业链上游。
尽管我国物联网产业引发广泛的关注,取得了一些实验性的成果,但不容忽视的是,物联网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仍有很多瓶颈有待突破。
首先,应用层面的需求尚不明确,这直接导致了市场规模无法有效拓展,最终导致产业发展原动力不足。物联网正从试验阶段迈入实践阶段,目前总体应用还处于低层次需求。应集中有限的资金,首先在易推广、易见效的领域实现突破。
其次,在技术标准的制定上还有待完善。物联网的应用发展涉及多技术、多平台、多设备、多渠道的衔接。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执行成本将远远超过产业发展带来的回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物联网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再者,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业内专家一致认为,物联网商业化面临的最大的瓶颈就是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进入物联网的企业找不到很好的赚钱方式。此外,我国物联网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安全保障力薄弱等都是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
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建设纵向很长牵扯到上下游,产业链的横向很宽牵扯到各行各业。长期来看,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还需政府的重视和企业的努力,要在物联网产业链的顶层核心技术,如芯片设计、传感器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等方面加强开放能力。
物联网扶持基金扩大规模 应用安全或率先破局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2-04-26 21:06:14 浏览:10717次
导读: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对提升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信息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繁荣物联网产业不仅需要市...
相关内容
- 工信部: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推广5G工厂中国品牌|快讯
- 多地加速手机补贴政策落地,5G换机窗口期还有多久?
- 爱立信详解5G发展瓶颈应对之法:从差异化到平台化
- 通讯观察|大模型赋能5G 通讯行业“AI+”大幕已拉开
- 首发麒麟5G、搭载卫星消息?华为这款千元机有点劲爆了!
- 5G网络:向未来演进,开启全面智能新时代
- 中国提前完成5G建设目标:正式开启5G-A时代
- 中国5G智能工厂,何以让国外厂商惊叹?
- 通宇通讯:已开发出面向5G-A的空地一体化赋形绿色天线
- 中国广电曾庆军:5G NR广播扩展到卫星覆盖,国产芯片的车载音视频系统等均可预载功能
- 全球首个 5G-A 区域在中东点亮
- 种茶养鱼、码垛运货都用得上,5G在浙江落地走出了哪些新路径?
- 推进5G向5G-A升级,券商:一体化算力体系新基建有望夯实
- 天翼智库饶少阳:AI+5G融合助推高阶广泛智能落地
- 千亿规模!2024年运营商集采大盘点:5G建设集采仍占“大半壁江山”
- 十二部门: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 曝苹果自研5G基带性能弱于高通:iPhone信号问题无解
- 华为为沙特KSIADC打造智能机场:提供AI、物联网和专用5G技术
- 5G规模化应用时间表确定 5G-A支撑低空经济加速落地 通信业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行业观察
-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探访中国首个五星5G工厂 中兴通讯副总裁陆平:5G革新了生产方式
AiLab云推荐

最新资讯
本月热点
热门排行
-
如何买到便宜大碗的 5G 套餐?聊聊你也许不知道的 CPE、MiFi 和物联卡
阅读量:4452
-
精彩回顾 | 5G-A与AI融合产业论坛行业大咖观点
阅读量:3385
-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5G发展仍面临两大挑战,“新质网络”将创造“新质价值”
阅读量:2521
-
东南亚多国邀中企合作开发5G网络,泰总理:愿同中方在多领域加强合作
阅读量:2355
-
苹果自研5G基带细节曝光:3年3款芯片,全面替代高通
阅读量:595
-
千亿规模!2024年运营商集采大盘点:5G建设集采仍占“大半壁江山”
阅读量:521
推荐内容
- 2024新加坡航空展览会
- 2025年印度新德里电力展览会ELECRAMA
- 2025深圳全球高端食品展览会
- 2025英国国际广告标识展览会
- 2025全国速冻食品展览会(深圳)
- 2025CCEE雨果跨境电商展览会
- 2025第六届中国私域团长大会&直播达人展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新零售社区社群团购博览会
- 2025第七届南京餐饮业博览会
- 2025京美会-第31届北京国际美博会
- 2025宁波电商博览会暨跨境电商选品交易会
- 2025第七届中国(南京)火锅食材用品展览会(企阳火锅展)
- 波兰暖通热泵展2025年
- 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建材展览会
- 2025年美国国际厨房浴室设备展览会
- 2025波兰国际制冷空调通风供暖及泵阀展
- 2025广州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SPS)
- 2025第十九届广州国际模具展览会(属于广州国际智能制造系列工业展)
- 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建材展览
- 俄罗斯制冷暖通配件展2025
- 2025年俄罗斯国际供暖通风空气净化及空调环保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