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并没有怎么接触过人工智能,因为人工智能算法给我感觉就是一个字“乱”。其实弱人工智能就是各种算法的堆砌,没有统一的理论,给人感觉完全摸不着头脑。在游戏开发中,甚至把A*、决策树称作“人工智能”。那是“智能”吗?游戏中的人物不会思考,没有意识,和现实中的智能也一点都不像。我们学人工智能的研究生学长告诉我,他们这个方向就是背现成的算法,也不清楚算法是做什么用得,什么原理的,很扯淡。所以,我就一直觉得,“弱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不明确,难以自成体系。
几个月前,iPhone4S横空出世,带来了Siri这个东西,我又重新审视了人工智能。正好注意到谷歌也同时提供了自然语言识别的API接口。把wav文件上传到谷歌的服务器上,就可以得到谷歌给出的语音识别结果。咋眼一看这个功能也许难点在于识别声波上,可仔细想一想,中文有那么多同音字,它是怎么区分这些字的呢?凭我过去对人工智能的少数了解,我估计它用了类似“贝叶斯网络”的技术,把那些字词更可能在一起的概率(个人猜测取自互联网中出现的频率)作为知识存储在网络里。语音识别的结果,就是计算出概率最大的字词。贝叶斯网络是个很有趣的算法,比过去学OI中遇到的算法都更贴近实际。我觉得如果有时间的话今后一定好好细看看这类算法。当然,有趣归有趣,它终究只是个NB点的算法而已,算得上人工智能么?如果这都算的话,那是不是过去OI用到的很多算法都属于人工“智能”范畴了?
我还听说过“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甚至“支持向量机”等算法都被硬扯到“智能”上去。尽管那些算法很经典,但是真心不“智能”啊……也许我漏掉一个“神经网络”,这个和人类的智能贴点边。神经网络具有自动归纳的功能,无需编写具体算法,只要经过训练,就能做一些简单的任务。不过人工神经网络有自己的意识和思想么?显然没有。它是静止的,不会像人那样花时间来思考,不会思考的东西,和现实中人类的智能差的还是太远。
国外有一个叫Numenta的项目,试图制作真正的“智能机器”。他们的研发的算法完全试图模拟人脑的新皮层。用他们的算法实现的神经网络,样本可以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东西。比如训练它“听”一首歌曲,当你再次给它“听”歌曲中间的某一段的时候,它能识别出是它过去“听”过去的曲子。他们的Demo用于区分照片上的椅子和沙发也比较准确。这似乎更接近真正的智能了,但是似乎也不是。仔细想来,这只不过是改进过的神经网络而已吗?它依然不会自己思考,依然……
那么,智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程序才能真正被称作“智能程序”?人究竟又是如何拥有“独立思维”的呢?
其实很多动物是没有大脑皮层的,比如多数鱼类,他们的分析能力几乎为零,记忆力也很差……这些和现有的人工智能算法比逊色的多……但鱼儿们却依然“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来游去……有人喂食的时候还会主动争夺食物……这些似乎又是现有的所谓“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
是不是有点晕头转向?回归正题,智能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我觉得,智能很简单,就是“感觉”“情感”“欲望”等等相当简单的“人性”……假如一个人没有了欲望,那他就失去了做一切事的动力,那他会做什么呢?他只好听从于别人,就像……机器一样。人的大脑实际上是被“欲望”这类东西驱动的。当然欲望不一定都是坏的,人有怜悯之心,也有行善的欲望。但总而言之,一旦没有了底层的“情感”“欲望”等等的,何谈独立思维呢。。
真正的人工智能,不一定有多复杂的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达、推理分析能力,但一定要有欲望。
因为,智能起源于欲望,一切更复杂的思维活动都终于满足欲望。
(注:以上纯属个人瞎扯淡,如有错误之处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