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消息,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日前在某公开场合表示,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预计真正实现万亿级的时间节点在十三五后期,物联网万亿级的市场潜力需要较长的培育时间。
闻库指出,2010年发改委和工信部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之前中国已经规划了3.86万亿元的资金用于物联网产业化的发展。
“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投资前景巨大。”闻库表示。
全球物联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闻库认为,当前全球物联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十年物联网将实现大规模普及。“M2M仍是目前重点发展领域和物联网的主要表现形式,而RFID成为最受关注技术之一。”闻库说,“目前各组织纷纷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竞争日趋激烈。”
谈到国内物联网的发展,闻库表示,我国物联网发展总体与世界同步,已具备一定的产业,技术和应用基础,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
“从技术上看,我国在传感器、RFID等感知技术与产业,高端软件与集成服务等方面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在网络层技术和产业能力同国外差距相对较小。”闻库表示。
从产业来看,闻库认为,2010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FRID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目前物联网服务业正在起步,物与物M2M应用终端已超过500万台,软件与集成服务已形成一定规模。
在应用层面,自2009年开始,我国各地形成了大力发展物联网的态势;在工业、农业、金融、物流、交通、电网、环保、安全、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初步探索应用。
缺乏本土“旗舰型”企业
尽管国内物联网产业前景广阔,但闻库也指出,中国物联网产业链上虽然从业企业众多,但缺乏本土“旗舰型”企业,并在在物联网发展上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产品化的过程中,我国一直缺乏一些关键技术的掌握,所以产品档次上不去,价格下不来,缺乏关键技术的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这是限制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闻库表示。
此外,行业技术标准缺失。目前行业技术主要缺乏一下两个方面标准:接口的标准化以及数据横型的标准化。
闻库认为,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也是制约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说,和美国相比,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完善度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虽然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和华为(微博)中兴这一类的系统设备商都已达到世界级水平,但是其他环节相对欠缺。物联网的产业化必然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产商的通力配合,所以要在我国发展物联网,在体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加强广电、电信、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立。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联网普及仍相当漫长。
还有,各行业协作困难多。“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许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但这些行业分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要发展物联网这种以传感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应用,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和互动,以开放心态开展通力合作。”闻库说。
除此之外,闻库还认为,盈利模式无经验供借鉴、用户使用成本壁垒存在、安全等问题都是目前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