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2011年中国物联网的得与失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1-12-04 20:08:47   浏览:11243次  

导读: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高交会上,物联网成为最大热点。会上有消息称,在资金投入上,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信部、财政部设立的物联网专项基金,在十二五期间将达到百亿元;重庆市提出到2015年将完成物联网产业投资390亿元、产出突破1500亿元;福建省提出到20...

  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高交会上,物联网成为最大热点。会上有消息称,在资金投入上,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信部、财政部设立的物联网专项基金,在“十二五”期间将达到百亿元;重庆市提出到2015年将完成物联网产业投资390亿元、产出突破1500亿元;福建省提出到2012年全省物联网相关产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的种种不足也已暴露出来,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就在会上提出,中国物联网迫切需要突破核心技术、建立产业标准体系,也对一些地方盲目投资、圈钱圈地的行为提出了警醒。总之,细细梳理2011年物联网的发展,得失相随,喜忧参半,我国物联网产业呈现出明显的“有产业基础,缺核心技术”的特征,整个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得:产业基础立

  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型、支柱型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的比例将达到8%左右,物联网作为新一代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2011年版》分析:“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投资前景巨大。”

  推战略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010年,物联网等新兴战略产业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要“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2011年4月,财政部出台《物联网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6月又修订了《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了为物联网企业提供场所服务的贴息。可以预见,未来中长期内,物联网将持续成为国家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力度可望继续加大。2011年11月16日至21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工信部科技司一位负责人透露,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物联网规划》)将在近期出台,规划将从产业、财税等方面,提升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根据《物联网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建设10个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培育100家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做好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扶持工作,加强产业联盟建设,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协同发展、影响力强的产业体系。

  同时,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无锡等地方政府也积极发布了大力发展物联网的规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种种情况表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立产业

  物联网产业链初步形成。

  经过业界的共同努力,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发展物联网所需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提供商达到世界级水平,下游应用不断拓展。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易观国际数据表明,2010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300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分别增加到1500亿元、1000亿元、1100亿元和650亿元。

  国内物联网产业呈现出电信运营商、高校、科研机构、传感器企业、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等环节迅速聚合联动之势。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产业链之间的分工与整合将随之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格局也将进一步显现。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无疑具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但它从起步、成长到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尚需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从目前来看,感知层面的技术、网络设备企业将提前分享市场增长收益。

  成格局

  我国物联网已形成四大产业空间格局。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之首。赛迪顾问近日发布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报告显示,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长三角地区则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地。珠三角地区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省份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报告指出,未来我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三大趋势:产业发展多点开花,热点地区不断涌现;产业分布星火燎原,二三线城市纷纷投身物联网产业;产业演变合纵连横、区域分工进一步显现。对此,赛迪顾问建议,由国家物联网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同制定全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布局规划,科学引导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布局。

  失:核心技术缺

  在看到国内物联网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综合来看,一方面,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仍不够顺畅,物联网应用需求层次偏低,商业模式不清晰,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共享也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政府多层面的政策投入仍是推动我国物联网现阶段发展的最强动力,国家及各地政府仍需加强对物联网在政策、资金、试点工程等诸多方面的扶持。

  缺标准

  行业标准亟待统一。

  我国与美欧日韩等同为物联网技术领先国家,是物联网国际标准的主要制定国之一,在建立自主标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有主导标准的机会。在政府的重视下,我国在传感器网络接口、标志、安全、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发展、泛在网体系架构等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具备攻坚物联网国际标准的能力。不过,在物联网总体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政府主导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如总体架构、标志体系、信息安全、数据接口等,要形成标准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物联网是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一张大网,相关的接口、通信协议都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来指引。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以闭环应用为主,企业在较为成熟的应用领域各自为战,产业较为分散,其根本原因是,物联网产业缺乏统一标准,新领域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公司业务以定制项目为主,缺乏可复制性;企业之间没有标准接口,无法共享资源。以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为例,两者在车辆定位、道路信息和线路指引方面存在较多的业务重叠。因为缺乏统一标准,信息很难在交通管控部门和物流企业之间共享,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以RFID标签为例,不同应用对RFID标签的频率、传输距离等技术指标的需求各有不同,生产企业缺乏统一标准。

  缺技术

  核心技术缺位。

  纵观我国物联网的技术创新,相当一部分是在原有信息化技术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通过增加新功能,使之具备物联网特性。但由于这不是从无到有的原生态创新,所以也很难形成核心技术,导致大量采用国外技术,在专利方面受制于人,在信息安全方面没有保障。比如,传感器芯片作为传感网技术的核心,从技术到制造工艺,我国均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更导致物联网数据采集环节的传感器、电子标签的成本过高,从而拖累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在第十三届高交会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也表示,目前,我国物联网企业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

  缺统筹

  各地在物联网建设上存在重复投入、无序发展的问题。

  虽然我国各地政府机构正在积极地开展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工作,建设了园区、成立了产业联盟,但是全国范围内尚未进行统筹规划,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缺乏顶层设计,资源共享不足,加上规划意识不强、协调机制薄弱,凸现出难以形成产业规划、研究成本过高、资源利用率过低、无序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的态势。

  2009年11月底,江苏无锡市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中国传感信息中心)正式获得国家批准。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物联网产业园,不过几个月之后,上海、杭州、广州、北京等地就都高调宣布要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除了上述城市外,广东深圳、重庆、天津等多个重要城市也都先后提出建立物联网基地或产业园区。对于一线大城市的“物联网发展行动”,一些省会城市甚至地级市也不甘落后,已明确表示要建立物联网产业园。根据各地的规划,物联网的产值预测数字也越来越高,有些地方的预测产值已经达到让人吃惊的程度。这不禁让人增添了几分担忧。

  缺后劲

  政府政策驱动型的物联网产业面临后劲乏力的威胁。

  在光鲜的数字背后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各地目前的物联网项目多是由政府埋单。无锡市副市长谈学明在2011年10月20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上称,目前无锡的绝大多数物联网项目都由政府埋单,整个物联网产业离真正的商业化运营还有较大距离。而这并不是无锡一个地方的“特色”,就我国整体而言,政府投资成为很多物联网项目的启动资金。根据2010年发改委和工信部出台的物联网发展的系列支持政策,到2020年之前中国已经规划了3.86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除了不惜重金投向物联网外,政府还直接参与了物联网项目的推广,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很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但这些应用分属不同的部门,要发展物联网应用,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各个领域的互动。中小型企业因资金问题以及为了规避风险都选择了政府出资的项目。然而,以市场经济理论及各种成功新兴产业的发展轨迹经验而论,“政策驱动”的产业发展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物联网最终的持续发展还得依靠“市场驱动”。物联网的发展涉及复杂的产业链环节,只有各环节协同发展、共同投入,才能带动产业链健康成长。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