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丽珏,蔡自兴,唐 琎),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
人工智能双语教学建设(2)
1) 增加趣味,利用游戏启发学生思路。
计算机游戏是现在学生们最常见的一种娱乐手段,同时也是人工智能运用得最活跃、最灵活的一个领域。角色扮演游戏中人物的路径规划,棋牌游戏中的人机对弈,还有各种以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领域为主题的游戏数不胜数。我们将这些,尤其是一些英文游戏都引入到课程当中,利用他们提出问题,再用课程中的知识来讲授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同学们有了“自己来做”的想法。比如在讲解神经网络方面的问题时,我们直接使用了Bug Brain这样一款英文游戏,利用各种不同的任务,从易到难,让同学们逐步掌握神经网络的结构特点、几何意义、激励函数以及权值阈值的作用等,让学生从娱乐中学习。
2) 强调主动,开展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日常阅读外语的能力,而是要从听、说、读、写多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单纯在课堂上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最多只能训练学生“听”,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鼓励学生自己来讲。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特意安排了课堂讨论和课堂报告会的形式,通过提前通知、自由分组的形式,针对某些专题,特别是前沿专题,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写报告、做PPT,并在课堂上宣读。通过对英文报告作出额外奖励的方法来鼓励学生用英文报告,提高他们在说、读、写等层面的外语能力。比如针对现在国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人工生命,我们就曾经举行课堂报告会。人工生命作为一个前沿性问题,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技术和方法,采取讲授的方式并不合适,但这类前沿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般都是英文文献,非常适合同学们自己去查阅资料。事实证明,在报告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英文报告的比例达到了50%。
3) 结合实际,通过问题讲述解决方法。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前沿性的科学,很容易让人觉得“曲高和寡”,学了不知道怎么用,到底有没有用。因此在授课时要时时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如何学以致用是很重要的。比如,在讲神经网络时,首先提出文字识别的问题,再通过例子展示运用神经网络进行文字识别,再介绍一些其他方面的应用,这样学生们不再盲目地学习原理,而是能够将问题与方法结合起来,更好地了解所学的知识。
4) 注重交流,引进人才开拓学生视野。
为开拓学生视野,同时也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反映人工智能学科的最新成果,虚心学习和吸取校外和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仅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交流活动和双语教学的研讨活动,还积极联系国内外大学的知名学者、教授,聘请他们作为客座教授,来校讲学和交流,为本科生召开专题讲座,让学生直接与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培养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了解最新的国际研究动向,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这些国外学者的讲座都是全英文PPT,有的还是全英文讲授,这些都让同学们了解到双语学习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双语学习的水平。
3.2教学队伍建设
从2007年立项以来,曾参与人工智能双语课程建设的教师以达到15人,包括中南大学智能科学技术中心的全体教师和部分外聘教师,并在4年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以国家级名师牵头,3位主讲教师和若干讲师、博士生组成的教学小组。这些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大纲的制定到授课课件的制作、实验程序的开发以及网络课程的编制都付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并且其中还有部分博士生和研究生也参与到工作中来,为今后教师队伍的壮大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队伍中,主讲教师均为博导或博士,在年龄上形成老、中、青,职称也形成教授、副教授、讲师的梯队结构,有利于课程建设的发展。教学队伍中的所有成员其专业涵盖自动化、计算机、通信、数学等,很好地体现了人工智能这一高度交叉科学的特点,为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对于青年教师还鼓励他们提高学历、学位层次,拓展知识结构,支持攻读博士学位,并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外学习进修。同时,强化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支持青年教师申请科研课题,鼓励多出论文、专利、奖励等成果,并与晋级、评奖挂钩。要求每个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潜心钻研,每学期至少写好1篇科研论文,对于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进行资助和奖励,激发青年教师的教研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