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显示中
摘 要: 介绍了移动通信中关键技术之一的智能天线技术,并就它的结构、算法以及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关键词: 移动通信;智能天线; 天线阵列; 自适应算法
Abstract: Smart antenna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It describes the technology and focus on its architecture, algorithm and application to 3G mobile communication.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mart antenna Array Self-adapting algorithm
0 前言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人们不仅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来探讨提高移动通信系统数量和质量的各种手段,而且进一步研究信号在空域的处理方法。智能天线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
智能天线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自适应天线组合技术,在当时采用了锁相环技术进行天线的跟踪。1965年,Howells提出了自适应陷波的旁瓣对消器技术用于阵列信号处理,之后,又陆续出现了等一系列技术,后来,Gabriel 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上升到“智能阵列”概念。早在1978年,智能天线就在军事通信中得到了应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才在民用移动通信系统中开始研究应用。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
a) 信号源定位,确定天线阵列到信号源的方位角;
b) 信号源分离,确定各个信号源发射信号的波形;
c) 信道估计,确定信号源与天线阵列间传输信道的参数。
1 智能天线的组成
智能天线技术是利用信号传输的空间特性,达到抑制干扰,提取信号的目的。它主要包括天线阵列部分、模数转换、波束形成网络以及自适应信号处理,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1.1 天线阵列部分
天线阵列即在空间分开设置一系列天线阵元,并将各阵元接收到的信号作加权处理,通过改变阵列的权值。可使波束形状发生改变。天线阵列相当于在空域对空间信号做离散采样,如同时域中自适应滤波器处理方法一样,也进行诸如滤波、分离及参数估计等。通过信号处理,可使阵列在有效信号方向上产生的波束得到加强,而在干扰信号方向上产生“陷点”(Null),从而提高系统容量、降低系统干扰、扩大系统覆盖范围。图2给出了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