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仅从个人对有关软件保护技术的浅显认识,试图面向那些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初学者,带来一些启发性的参考思路。谬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大家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前言
对于一个软件产品进行技术保护的目的,就是要给那些尝试破解,逆向分析被保护软件产品的研究者带来最大限度技术性阻碍,利益损失。以使它们的破解,逆向行为变得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精力等代价,得不偿失。
就作者本人以往的经验,总体来看,一般软件保护技术的进步总是逊色于相关破解技术的发展。现有公认的具有一定强度的软件保护技术,大都直接涉及一定的数学理论,并且基于许多数学上的难题,形成一定强度的加密算法。研制一套好的软件保护系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一般的软件制作者是很难同时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软件开发经验的。况且,目前许多大型软件(例如winxp采用了椭圆算法)依然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攻破。
网络聚合了人类的集体智慧,随着并行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计算网络几何级数的增长,不断复杂化,精确化,快速化,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更加直接,快速,使得那些被认为安全性很高的加密算法(特别是依据数学难题的那些算法)可能被攻破的时间远远小于被预计的期限。目前,是我们应该对软件保护技术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尝试的时候了。
建立一个软件保护系统不但要要有可靠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耗费繁杂的资源(时间,精力,资金,技术,人才等等),而任何一个具有一定数学基础,编程能力的破解者都有可能找到这个系统的漏洞而摧毁它。防御远比进攻代价要大。
在此,本文作者尝试探讨如何利用当前较新的软件保护理论,结合我们自己的特长,所能掌握的资源,尽最大可能使我们自己开发的软件产品得到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
浅谈多态变形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在软件保护中的应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1-09-07 14:06:53 浏览:30292次
导读:注:本文仅从个人对有关软件保护技术的浅显认识,试图面向那些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初学者,带来一些启发性的参考思路。谬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大家批评指正,非常感...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最新资讯
本月热点
热门排行
-
科学家成功研发可弯曲的非硅柔性芯片,成本不到 1 美元
阅读量:5959
-
FuriosaAI推出高能效AI芯片:性能与英伟达L40S接近,功耗低40%!
阅读量:5488
-
瑞士团队打造超小脑机接口,意识转文本准确率高达 91%
阅读量:4817
-
马斯克的新愿景对准盲人,Neuralink下一代脑机接口已获批
阅读量:4552
-
清华洪波教授:脑机接口实现语音解码输出应该在三年左右
阅读量:4330
-
为了获诺奖,AI不仅要懂物理学,还要懂哲学?
阅读量: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