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是招商银行杯“2009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热身赛”开赛的日子,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家用机器人在世人面前上演“处子秀”的日子。
国际RoboCup联合会理事、中科大教授陈小平领导的中科大机器人团队仅用约150天,研制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用机器人原型。这个能识人、能对话、能给人拿东西的智能机器人将在今年6月份首次代表中国赴奥地利参加机器人世界杯赛家庭组的比赛。
中科大机器人“蓝鹰队”从1999年成立至今,可谓功勋卓著。然而,对于一贯行事低调的科大而言,十年来“蓝鹰机器人队”累累战果背后的基础研究成果却鲜为人知。在“2009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中国热身赛”开赛前夜,记者获许走进了这支年轻的研发团队,一探究竟。
“用中国零件武装到牙齿”
5月15日晚10点,距离第二天世界杯热身赛正式开赛仅有10个小时。在中科大东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四楼排练厅,记者见到了传说中能找“熟人”的家用机器人和它的制造者们
“机器人的大脑现在被移除体外进行手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四学生陈杰熙,操着一口短、平、快的“京片子”(北京话)向记者介绍说。
四年前,陈杰熙就因制作机器人成绩突出,被北交大附中保送到中科大攻读计算机。而今,这个在团队里外号“大胖”的北京男孩,全权负责中科大家用机器人的硬件维护。
“你看,旁边明天用来表演的人形机器人Nao是由法国造的,而机器狗则是日本索尼公司造的。”说到这里,陈杰熙一口“短、平、快”的北京话忽地慢了下来。
此时,距离家用机器人实体两米开外的地方,硕士生靳国强正“主刀”对机器人的大脑进行“手术”。只不过靳国强手中的“手术刀”不是别的,而是电脑屏幕上的由一连串数字和字母组成的程序代码。
相比于快人、快语、快动作的陈杰熙,来自湖北宜昌的靳国强显得更为冷静练达。而靳国强的主要工作则是往机器人原本一片空白的电脑里填充进必要的内容。“国外零配件的价格是国产的十倍,但性能却不一定强上十倍。”相比于使用国外零部件,“小孩子搭积木”似的组装机器人,科大机器人团队更愿意费点事“二次研发”国产零部件。
在“我创新故我在,科技报国五十年”的氛围熏陶6年下来,靳国强和许多科大同学都有着“要将国内技术‘带’上去!”的愿望。
“我能让它跑过‘飞人’——博尔特!”
5月16日凌晨,团队里岁数最小的大二学生陈凯在奋战数小时后,终于完成了将机器人“认人”和“跟进”两大程序连接的工作。而“硬件维护专员”陈杰熙也接完了最后一根机器人无线话筒的线路。留下来通宵的6名团队成员开始对机器人进行最后的调试和检测。
“机器人大脑手术师”靳国强,因为身着与白墙对比鲜明的黑色T恤,被推选为机器人识别对象。在第二天的比赛中,机器人要在现场的人群中准确找到身穿黑衣的靳国强,并尾随着靳国强在场内任意活动。而这意味着机器人将完成包括搜寻、识别、直行、转弯、停止等一连串动作。
为了各项动作中最为关键的“识别”功能。团队里的陈杰熙和谢炯坤决定“耍”机器人一把。一胖一瘦的他俩分别在胸前抱起与靳国强T恤同为黑色的电脑包,试试机器人是否会“上当受骗”。而这是对负责编写识别程序的陈凯工作的实践检验。
“赞!赞!赞!”当机器人对冲着它的两只大眼睛站着,人手抱着一个黑色电脑包的陈杰熙和谢炯坤视而不见,反而转动两只“眼睛”(摄像头)四下里搜寻靳国强的踪影时,陈凯忍不住高喊起科大学生时下最流行感叹词——“赞”,手舞足蹈起来。
由中科大主办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热身赛”从2007年算起,迄今已举办了三届。每年热身赛的核心任务便是给各国各队一个“拉出来溜溜”的机会。为了今年6月份代表中国征战奥地利,中科大家用机器人的语音识别系统暂时使用的是英语。而当记者询问,何时能让机器人进行中英双语对话时,负责机器人语音程序应用的李昊翔和祝元宠则打着包票说“没问题,改一下程序就可以!”李昊翔是计算机系大三学生,祝元宠则是一名来自工程学院大二的学生。
“大家在一起,通常都想到什么,就会聚在一起合计能不能干完,只要答案是肯定的,就会立马动手!”一边熟练地连接着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