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论互文性理论对电影《人工智能》叙事艺术的阐释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1-08-25 17:52:51   浏览:6559次  

导读: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频道,电影艺术论文栏目提供的论文:论互文性理论对电影《人工智能》叙事艺术的阐释...

精品 源自地 理 科     1 引言
    电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根据英国作家布赖恩·W. 奥尔迪斯发表于1969年的短篇小说《永恒的夏天:寻求母爱的人工智能男孩》(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改编创作的。这个故事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和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他深深地打动了美国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2001年,这部库布里克酝酿20年,由着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编剧并执导,由华纳、梦工厂和库布里克制片公司合作出品的电影《人工智能》终于被搬上大银幕,引起巨大反响。
    布赖恩·W. 奥尔迪斯的小说《永恒的夏天:寻求母爱的人工智能男孩》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周围的环境都是人工制成的。为了限制人口,在一些发达国家获得准生证变得十分困难。于是一对夫妇领养了一个懂得去爱的小机器人,但是,当他们获得了政府部门的生育许可时,又毫不留情地抛弃了那个小机器人。《人工智能》在更加充裕的篇幅里对小说进行了补充:未来的世界江河泛滥,食物匮乏,为了保证现有人口奢侈的生活质量,生育受到严加控制,甚至一对夫妇不能生育一个孩子。一对夫妇的孩子陷于疾病之中,几乎就要死亡,丈夫亨利为了安慰悲痛的妻子莫妮卡,带来了能够去爱的小机器人大卫。后来他们的孩子马丁奇迹般地苏醒过来,他对大卫分享母爱而心存妒忌,几次陷害大卫,终于莫妮卡为了马丁的安全决定抛弃大卫。于是,大卫带着机器小熊泰迪踏上了寻找母爱的漫漫长路。
    其感人的主题和精湛的电影制作一时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评论家也都从科学、文学、哲学、宗教、伦理、人性、故事形态等不同方面对这部寓意深刻的科幻大片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图通过“互文性”理论对电影《人工智能》的叙事艺术进行阐释,从而对该电影的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挖掘。
    2 《人工智能》的互文性探讨
    2.1 互文性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称“文本间性”,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特征。是20世纪后期,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时期产生的重要文学理论概念。
    互文性的思想始于索绪尔(F. de Saussure)的语言符号学,以及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M. Bakhtine)的文本对话性理论。这个术语首先被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本文的吸收和转化。”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
    结构主义互文性理论的代表人物吉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nete)采用了一个不同的术语:跨文性(transtextuality),其中包括五个概念:互文性、准文本(paratex)、原文本性(metatextuality)、超文本(hypertextulity)和原文本。法国后结构主义互文性理论代表人物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对于互文性下的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