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工智能迭代一切,文科生将是“最后幸存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4-06-13 16:07:43   浏览:4793次  

导读:大多数文科均产生于闲暇。反过来也可以说,真正能够填补闲暇,且使闲暇富于意义的,只有文科。 撰文丨任大刚 2024年的高考,舆论场上似乎没有往年那般热闹了。 这样很好,可以使人冷静看待一度备受诟病的文科专业。我的看法与众不同。我认为,人类将迎来文科...

人工智能迭代一切,文科生将是“最后幸存者”

大多数文科均产生于闲暇。反过来也可以说,真正能够填补闲暇,且使闲暇富于“意义”的,只有文科。

撰文丨任大刚

2024年的高考,舆论场上似乎没有往年那般热闹了。

这样很好,可以使人冷静看待一度备受诟病的文科专业。我的看法与众不同。我认为,人类将迎来文科大发展的时代。

如若不信,且看下文。

01

以后没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啦

我们先从八杆子打不着的纺织服装业谈起。

一直以来,人们理所应当地认为,纺织服装业是最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0多年前,中国纺织服装业开始转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

产业转移趋势尽管明显,但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仍处于领先地位,约占据了全球服装制造业50%以上的份额。2020年,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中国纺织服装业直接就业人口超过2000万,上下游产业链吸纳的就业总人口,据说高达1.7亿。与快递和网约车一样,也是就业蓄水池。

但最近的一条科技信息称,美国一间超级服装工厂,利用AI与自动化技术,将加工一件服装的时间压缩到22秒,并且成本只有2块钱。德国人也开始把服装制造带回欧洲本土。机器人纺织品制造商确信,如果依靠机器人技术,欧洲纺织品生产商与来自低成本国家的竞争对手相比,也有一定胜算的机会。

文章称,一旦这个目标达成,欧美等国将不再需要中国的产业链,它甚至可能以反向输出的姿态,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实际上,几乎所有大量需要一般劳动力的行业,都在发生巨变。流水线上站满工人的场景,已经在快速地被自动化和智能机器人取代。智能机器人没有生理限制,只要有电,有订单,就可以24小时不停地干活。

几乎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可能成为明日黄花。在资本市场,哪怕产值巨大,估值也很低,因为它们没有想象空间。

02

物质享受的上升空间不大了

工业革命前,人类为衣、食、注行等物质需要,耗费了全部心力。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生产这些物质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

从古至今,人类物质需求当然有巨大扩张:从树叶树皮到高档面料;从野果到山珍海味;从山洞到豪宅;从步行到运载火箭。但工业革命推进到现在,人类的物质享受,除了一些贫困国家,已经很难有质变性质的上升空间。

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专门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且不说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不到10%,即便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真正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也几乎绝迹;制造业产值很大,但是你到每个工厂去看看,已经不复工业化早期的人声鼎沸。

不仅劳动力数量减少,总体劳动时间也在缩短。工业化早期,工人为8小时工作制殊死搏斗,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5天工作制,现在有的国家在推行4天工作制。以此趋势,今后3天工作制不是不可能。

有人立刻会提出疑问:“996”是怎么回事?人们不是越来越忙了吗?

我要说的是,今天农业和制造业几乎没有“996”。此外,“996”有不同成因:

首先,一部分人之所以愿意“996”,是因为可以取得远高于社平工资的收入。既“996”又只能拿社平工资,不是此类企业。再说,很多公司搞“996”,是管理失败,员工只是假装工作,效益为零甚至为负。

其次,的确有的行业“996”,但只能拿到很低的工资。这种情况,与前一类型的行业恰恰相反,夕阳产业内卷得很厉害,都在死撑。整个行业几乎都挣不到什么钱,从业者又能拿到多少钱?

“996”是一种偏离于中位线的现象,前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逐渐拉低收入,“996”瓦解;后者会使投资者离场,行业彻底衰败。

趋势不是一马平川,偶有回环往复。总体而言,今天的人比之20年、40年、80年前的人,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是个不争的事实。

03

如何消磨闲暇时间?

空闲时间的增多,与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几乎同步。

第三产业一开始叫服务业,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和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比如教育培训、科研、金融、法律、运输、住宿餐饮、娱乐等等。

但现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值占比越来越小,很难说整个第三产业是在为前两者提供服务了,它当然还具有这个功能,但更多第三产业的行业,跟前两者没什么关系,本身自在自为。

闲暇越来越多,人们逐渐“发明”出更多打发闲暇的手段:

比如,上班摸鱼,出工不出力,假装很努力,实际并无有效产出。公职部门越来越多,最大的功能是解决就业,并没有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又比如,玩手机、看短剧、看影视剧、看网络小说、网游、旅游(穷游)、自驾游、做自媒体、手作,以及写作、玩书画文物、修理旧货、改造旧房,等等。

再比如,一口气参加10次以上高考、大量补课、大量刷题、考无数的证书、延迟毕业、读研究生,等等,总之,把进入社会的时间线尽量拉长。

这些跟第一第二产业有什么瓜葛?

04

如何有质量地消磨时间?

打麻将打掼蛋可以填补闲暇,大量的人乐此不疲。但要填补好闲暇,要有质量地填补闲暇,必须学好文科。

这里必须正本清源地谈一谈文科。

所谓文科,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简称,实际上分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

有人把人文学科叫做人文科学,显然是错误的。人文学科包括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学科、历史、哲学、宗教、美学、艺术,晚近以来,这些学科被“科学化”,强调标准答案,殊不知这是造成这些学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社会科学包括经济/金融学、会计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这些学科之所以可以称为“科学”,是因为它有很大程度的“客观性”,甚至在该学科的某些领域,可以量化研究,具有自然科学的某些特征。

哲学产生于闲暇。进一步说,大多数文科均产生于闲暇。反过来也可以说,真正能够填补闲暇,且使闲暇富于“意义”的,只有文科。

当然也可以抬杠反对,不研究文科而研究数理化可以吧?这不需反驳。在我看来,研究数理化跟打麻将打掼蛋是一回事。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阅读、欣赏和研究上述“原始”文科的能力,这需要枯燥的专业训练。大部分人需要“产业化”之后比较轻松活泼的文科,比如影视剧、网游、剧本杀、旅游、媒体/自媒体、网络直播、短剧、脱口秀、话剧表演等等,即现在的文创产业能够涵盖和不能涵盖的产业。

“原始”文科提供创意根基,确立方法论,树立稳固的三观,产业化的文科是文科的显在化,提供文科产品的新形态和消费场景。前者为里,后者为表。

没有里的支撑,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表的变现能力,里就是死的,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

05

文科大发展的可能与不可能

闲暇时间的延长,为文科大发展创造了契机。但现在的文科教育,仍混杂在科举时代和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其一,现在的文科仍强调记忆,却往往止步于记忆。

不管文科还是理工农医,都需要记忆大量内容。认为AI时代不需要背下很多东西的看法,是错误的。记忆和背诵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文化”的过程,一个人背不出诗词歌赋,背不出公式定理,背不出医书,怎么看都是文盲。AI在掌握基础的文科知识方面,只是起辅助作用。

现代文科,不仅需要记住很多知识,复述前贤时贤所思所想,也就是照着讲;而且在于如何在前贤时贤的基础上往前走,接着讲,更可贵的是,能够提出有理有据的反对意见。

但现在的文科,过分强调标准答案,词藻堆砌越来越华丽,“创新”的口号声一浪盖过一浪,但最终突破成见的越来越少,死气沉沉。

其二,文理分科,不重视文科的社会风气越发浓烈。

年轻一代普遍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但大学文科毕业生,普遍不懂初中以上的理工科知识;理工科生,普遍不懂初中以上的文史哲等知识。文科生不懂科技革命的由来,理工科生不懂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即便一些学校在搞通识教育,但认知上没有解决,也缺乏时代紧迫感,无非是提供另一套标准答案而已。

其三,不把文科产业化当回事。

有的人仍然站在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角度,认为只有生产了有形有样的产品,才具有正当性,才算“实体经济”,才让人踏实放心。文科产业化所生产的产品则是“虚”的,虚无缥缈,不能当饭吃,让其随意生灭,不以为意。

其四,文科教育脱离传播,脱离公众。

强调“科学性”,使现在的文科文章写得晦涩难懂,小微圈子自娱自乐;过分强调以小见大,把屁大点的小事当成军国大计,一本正经,研究不辏对真正的社会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因应文科大发展的时代,我意以为,“察言”和“观色”两种训练缺一不可。所谓察言,就是文字/口头能力,所谓“观色”,就是制作视频/图片。

一个大学文科毕业生,哪怕有名校文凭,只会写佶屈聱牙的所谓论文,却写不好质量上乘立意独特的千字文,不能随口掐几段顺口溜,不能略作准备替领导起草讲话稿,不能即席发言,言之成理,语言流畅,那么这张文凭除了骗骗HR,意义何在?

一个大学文科毕业生,在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门槛很低的当下,却不懂得摄影摄像,不懂得视频剪辑,不懂得视觉语言,你就失掉了信息承载能力最大的工具,是没有能力和资格进入文科产业化进程的。

然而这些文科的传统技艺,在目前的大学,显属离经叛道,不足挂齿。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