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词汇量不足,很多人无奈放弃英文原著或原声电影。
“智能识词眼镜”成为上海交大首届“源创杯”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意大赛17件优胜作品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二姑娘阎旭为此设计了一款智能眼镜,能自动识别出障碍词汇,显示出相应的中文含义,有望改变上述困境。
4月24日,上海交大首届“源创杯”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意大赛举行颁奖典礼,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典礼上获悉。这款尚在设计阶段的“智能识词眼镜”成为17件优胜作品之一。
设计上,该眼镜结合了在线词典、语料库和眼动技术。其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异,只是在镜片上加入了眼球轨迹追踪系统,实时监测读者注视点的变化。
阎旭说,如果读者在某个单词上目光停留过长,就说明不熟悉该单词,这时镜片上的扫描框就会自动定位到该单词并进行识别,同时传输到在线词典或语料库,自动查询单词释义,再投射在镜片上。
上交大外语系学生设计的智能眼镜
该想法源自闫旭自己学英语被生词困扰的经历,设计中也受了眼动仪实验课的启发。
适逢去年8月上海交大举办首届“源创杯”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意大赛,闫旭递交的这份设计,经几轮评审,从321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17件优胜品之一。
而作为赛事一部分,大赛组委会还特地找到上交大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吕宝粮教授及张丽清教授辅导“智能眼镜”项目。
张丽清一对一指导了阎旭,为她讲解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以及项目的优化方案。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观察团后续也将安排创业导师,为提案未来的实际性发展提供跟踪性的支持。
目前,这款尚在设计阶段的“智能识词眼镜”面临如何将各项技术整合到镜片上等难题,距离面世尚有一段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交大举办的“源创杯”赛事中,提案者既有长期从事专业领域研究的教师,也有新进入校的大一学生。
尽管很多设计没有实体作品面世,但不同于一般的科创比赛,上交大举办的这项技术大赛,强调的正是前瞻性和颠覆性。
颠覆”的具体指标是什么?有赛事专家认为,颠覆是前所未有的全新概念,也有专家认为,颠覆可以是用非传统的方式使用现有的技术,使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简单化。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孟光表示,颠覆性技术和颠覆式创新的特点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颠覆性技术改变世界的巨大作用已经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中国必须要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