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家具及木工机械展览会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08-11-25   浏览:945次  

导读:中国北京国际家具及木工机械展览会,自1998年举办首届以来,在国内特别是北方家具市场上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每届展会都得到了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在各主办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已圆满成功举办了十届。是北京地区唯一覆盖家具、 ......
展会名称  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家具及木工机械展览会
展会类别  房产家居
举办城市  北京市
举办时间  2008-11-25 至 2008-12-28
展会场馆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  

展会介绍

中国北京国际家具及木工机械展览会,自1998年举办首届以来,在国内特别是北方家具市场上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每届展会都得到了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在各主办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已圆满成功举办了十届。是北京地区唯一覆盖家具、木工机械、家居饰品、木业原辅材料等家具行业完整行业链条的专业展览会。 经过10年耕耘,在贴近市场,服务广大厂家与经销商的前提下,北京国际家具展的展会整体布局逐年得到优化,展品的分类也越来越科学化。我国家具业将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    近10年来,我国家具行业经历了第一个高速发展期,以量的扩张为主,初步建立起了门类齐全、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产品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在未来5-10年,在国际家具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家具行业将迎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这个时期主要不是在量的扩张,而是在质的提高,这也为家具厂家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 红木家具将继续成为展会的亮点    继2002年第五届北京家具展为顺应市场需求开发了古典红木家具展馆之后,红木家具一直是展会的亮点之一。随着收藏热度的增高,有着很高欣赏价值与实 用价值的古典家具,其居家装饰与收藏投资的优势正越来越受到投资群体的注。本届展会我们还将延续古典红木的特色,争创北京红木家具的特色品牌。在2008北京国家家具展中,组织者将隆重举行第四届 仿古、复古家具也将再度掀起热潮    眼下,随着家居设计风格的多元化,仿古、复古家具将开始大行其道,特别是明清古典家具由于风格典雅、朴实大方,造型简练、线条流畅等因素,中式古典装 饰风格正成为时下不少消费者的家居首选。随着人们投资收藏热度的增加给仿古、复古家具打开了新的市场。 北京家具展将再次抓住奥运商机,酒店家具将展现风采    2007年是北京奥运工程进入最后冲刺的阶段,据权威部门提供的确切信息,今年北京将有300多个星级饭店、酒店都要进行装修改造,装修将耗费几十亿 元。同时,还将再建一批新的星级酒店,酒店家具业将成为奥运工程最为强手的行业之一。数以千亿计算的市场将为家具,特别是酒店家具等提供无限商机。 各种木工机械和家具辅料    自1998年展会创建以来,木工机械和家具辅料两大类展品都是展会的增长点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全国乃至海外的客商前来参观,交易额连连攀升,不俗的业 绩也吸引着厂商踊跃参加,每年展位均供不应求。 家居饰品、用品,潮流势不可挡    为顺应市场的需求,本届展会新增家居饰品、用品区.据权威机构推测, 中国家居饰品行业有望成为家庭消费类朝阳产业,迎来全面爆发的阶段,通过本次展会这个平台,集聚家居饰品业内力量共同打造这一步入快车道的产业。 强大的专业观众组织    组委会将通过大批量的邮寄参观券、专业媒体夹票、电子邮件的群发等专业手段宣传本届展览会,同时将配合强势的媒体宣传,大会组委会将在国内外同类展会 上大力推广北京家具展,以保障展会宣传和专业观众组织工作的完善。本届展会还将继续邀请国际专业买家前来参观,展会同期将推出厂家及国际买家见面洽谈会。 与此同时我们将联手北京的家具城广泛的散发参观券,让更多的人知道北京家具展。开展前期组委会还将在当地的交通台等连续不断地宣传展前新闻等一系列报道。

展览范围

家具:办公家具、民用家具、古典家具、红木家具、厨房家具、公共场所家具、庭院家具、休闲家具等;家居饰品、用品:窗帘、窗饰、床上用品、地毯挂毯、装饰布艺、人造花卉、根雕、陶瓷、灯饰、餐厨用品、工艺品等;原辅材料及配件:家具材料、装饰材料、家具五金及配件、家具零部件、纺织面料、皮革、涂料及粘合剂等;木制品:原木、板材、纤维板、密度板、复合板、木制品等;木工机械:各种木工机械、金属家具机械、床垫机械、沙发机械、气动机械、电动工具喷漆及干燥设备、刀具及配件等;各种家具专业期刊及设计软件、家具图书、家具企业管理软件等;

参展费用

类型 标准展位(9平米起) 室内光地(36平米起) 国内企业 900元/平米 800元/平米 海外企业 220美元/平米 180美元/平米

最新位置及费用请联系客服人员!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